某天在小红书上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年轻男女的父母见面,女孩为大家分配海鲜汤,轮到自己就只是残汤。此时,响起女孩母亲的内心独白:我那时应该让她看到我更好的样子。配合画面出现的是母亲年轻时给一家人盛汤,自己也是喝汤底。画面跳转到母亲和女儿的对话,母亲说,你喜欢他所以我才接纳他,但是你在他们家做下人,你的父母就会连下人都不如。
当时就觉得这剧表现的反思性很好,就翻评论找剧名。原来就是这部我以为是傻白甜爱情剧的《苦尽柑来遇见你》,这个名字着实容易引起误会[捂脸]
这部剧以母亲角色爱纯的一生为线索,其实展现了三代女性的生活样态。镜头语言非常细腻,台词表现也非常到位,故事推进自然且有张力,不仅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又不是僵硬的复刻,而是带有反省的纠正。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剧中爱纯丈夫梁宽植的塑造,编剧完全颠覆了50年代男性惯有的形象,将他塑造成了一位堪称理想的丈夫和父亲,与另一个传统男性角色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展现了更有道德感和温暖度的男子气概的可能性。
亲子情感也是这部剧的重点之一。令我感慨的也是,条件好的父母帮衬孩子只需要分一些资源,但条件不好的父母要帮衬孩子,真的就只能把命给出去,这个命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人生的可能性。但是,虽然爱纯和宽植只能用牺牲自己的方式给予孩子,但从来不道德绑架孩子,他们要求的理解和感恩都很正向以及合理;相比起来,爱纯女儿金明谈的第一个男友的家境好得多,在物质上对他虽无亏待,但父亲缺席,母亲不断情感勒索,父母俩不断吞噬掉儿子的人生。所以,给予的程度本身并不是决定好父母和有毒父母的条件,父母对给予的意义的理解才是。
最后,有钱重要还是有爱重要,也是这部剧隐含的一个非常尖锐的讨论点。实际上,在这点上,剧本身是没有意向性的,完全交由观众自己裁决。
理想条件下,这两点可以也应该并行不悖,但现实可能会很苛刻。当拮据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就免不了现实遗憾,这个现实遗憾不是说没有最新的电子产品或者奢侈品,而是自信、轻松的心境、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自我关怀等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东西。故事结局是宽植患癌而死,感觉是韩国电视剧的套路,但其实也很合理,一个操劳一辈子到死不能够休息的人,哪儿来条件身体好?
总之,很不错的一部剧~看这部剧鼻子就没通过气……
一辈子的故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怪异对日常的穿透性思考
这电影是什么大型PUA揭露专题报道吗????虽然依然有石头姐放飞自我,但兰斯莫斯好歹回归了《龙虾》的有趣,进一步提炼了想要通过怪异对日常的穿透性思虑。影片由三个故事组成,演员都是一样的,只是角色会有不同。按照我的理解,三个故事分别围 ...
维持道德批判也是对正义的支持
据说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男主原型蒂姆是美国国土安全局专事打击儿童色情网站的警员,但在最近一次行动结束整理报告时,却被一阵空虚感钳住——恋童癖倒是抓了不少,但是更重要的那一张张图片背后真实存在的儿童又该怎么办呢?受自身良心的驱使, ...
心のお暇
本来打算跑步时消磨时间的这部剧,结果可爱又充满启发。虽然主角的凪设定为28岁,却让我想起《清单人生》里那位善用小苏打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布里特-玛丽,一辈子都在为丈夫而活的她,在遭遇背叛后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人生,在不断的反思中,确认了自己 ...
孰重孰轻
17世纪中期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宣布要实施对日德兰岛的殖民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却因贫瘠的土地和乡绅恶霸的割据,迟迟得不到推进。一名叫路德维西·卡伦的退伍士兵以贵族头衔为交换条件,毛遂自荐前往那里开拓荒原。但当他去到那里,面对那 ...
只追求强大反而是软弱
小学看的动画,30年后改编出真人版,这个热闹高低要凑一下。虽然批评声居多,但我看下来觉得也不算差。用5集概括灵体篇的确删减挺多,但基本上这一段的核心内容还是没有表达偏——即主角对拥有力量这件事的理解。户愚吕就是对力量运用的反面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