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0于小西天
依旧是五星太多,三星太少,四星过誉。
情感渲染和视听引导过多而内容铺陈过少,导致形式大于实质,难以完全共鸣。
设定很有传奇悲剧色彩,几乎是母题性的穿越和人鬼恋。
叙事方式很新颖,但有利有弊。由于铺垫不足,凭借平行插叙交代背景,情感浓度略低。此外节奏把控不佳,有点故弄玄虚的浮夸之嫌。这也是关锦鹏能干出来的,好在视听语言上多少掩盖了不足。光影的塑造是亮点。人物和时代张力表现得很真实,和《拉扎罗》异曲同工,细节不至于服装还有片头的竖排字。超现实的情节和戏剧化的巧合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还是欠缺情感的支撑,说服力不足。其他方面,音乐渲染多少有点过了,部分对话有点说教化。好在没有倩女幽魂那么cult,没有过度营造恐怖氛围。重逢的暧昧结局既显得平淡又没后劲,虎头蛇尾,《阮玲玉》也是这样的老套结局但至少有前提铺垫。诸多悬疑和伏笔没有讲穿拆透,如多幅面孔、胭脂扣、戏子。至于为什么叫《胭脂扣》,只能说是生硬的卖关子吧。
本是冲着哥哥来的,结果戏份不多。女主看完一查才知道是梅艳芳,久闻大名不识其人。或许张国荣和梅艳芳的相继离世又给本片带来了一层现实寓意。
ps.现场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连续换了三次座位,体验不佳。
《胭脂扣》-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
札记
评分:B-由于让·维果逝世过早、影像资料过少,只能求诸相关人士的采访,在生平的回顾的同时插入其电影段落作为补充。(集中讲述两部叙事片)作为背景资料扩展了解有帮助,但干货不多。梅尔维尔任其副导演。其父作为政治犯死于监狱、这段早年经历对 ...
评分:B+7.8简评:越来越喜欢雷乃的风格了。文学性/艺术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浓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为背景,由于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开始尚有疑惑。毕竟不仅对我来说陌生,应当说政治行动、地下组织离现在的社会太遥远 ...
评分:B+7.9蔡明亮的电影序列有着微妙的连续性-于演员、风格、剧情均有体现-交错编织成孤独和情欲的奏鸣曲。(详见其他影评)《你那边几点》几乎是《广岛之恋》的现代版:短暂的邂逅和分别,从此爱上一个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爱上一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