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记录片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拉长时间展现“电影课”的实施过程、部分成果、与lifetime-long的影响,反映思考美育、人、电影的意义。

我想美育的追求并不停留在向外产生美的艺术品、表达观念,还回归到创作者本身成为更完整的人。比如用延时摄影偷拍交警的小姑娘,在技术手法下这些社会秩序的维持者显得忙乱又摸不着头脑,她说“我想让整部影片显得充满恶意”,这是她对父母社会的一种反抗,与电影课刚开始时老师询问女孩们意见,女孩说因为和父母总是意见不同且知道自己“赢不了他们”而不说太多形成一种callback。

老师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追问和思想解放,没有评分没有目的导向,而是不停追问女孩们你赞成什么,你赞成的理由,这样的摄影手法让你感受到什么,你想表达的是什么。他说“一开始她们谈论的都是一些无聊正确的老生常谈,逐步打破后则展现出每人不同的多彩想法”

至于电影之重要性,影片中的老师提到,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埋首书海的学者,其一生书籍的阅读量也没有其对影像作品的观看量多,而大部分人对于电影的表达手法一无所知,这是一种严重且广泛的“文盲”现象,我不能再赞同更多。对影像知识的匮乏让我在品味电影时总感到一些大脑的无力、灵魂瘙痒和空虚。但是,从社会大众来看,电影专业知识教育仍被视为小众领域,对于非电影领域专业的“行外人”来说,系统的教材书籍和教学并不多甚至是很少,这种无形的壁垒不是强制性形成的,而是由于经济状况、社会观念、固有文化结构等方方面面共同打造的,对于有能力的个人来说,费些力气就能穿过;对于有条件的个人来说,在能意识到的时候就早就越过壁垒许久了,但大众仍是被屏蔽在外的,我想大部分人到影院所能接受到的有效信息或许不超过60%,因此在影院呼呼大睡或不停玩手机的观众大有人在。想到一部好电影所能带来的精神力量与慰藉,不禁感到可惜。

可能是我观影时个人意识还是较重,或者该记录片的不少镜头、语言确实也有意展现:最触动我的不只是电影,而是完成电影课的女孩们。纪录片中的电影教育实验选中的是文理学校的女子班级,如片中所说就会涉及到一些资本主义和教育制度的问题,但这不是实验人员和影片所能改变的。电影课完成后家长评价,一位男家长说,这个实验有一个好处是“让女孩们难得呈现出了互帮互助的情景,你知道她们一般不这么做”。其实答案就在记录片中:因为在以前女性是不被允许齐心协力完成某项事业的。一位电影成品是拍摄她弟弟踢足球的女孩说她非常爱足球,现在每年都会看拜仁慕尼黑的比赛,并且从小和她弟弟一起踢足球,但是12岁以后她就不被允许和男孩一起踢球了,她只能一心开始追球星——她从场上被踢出了,她从此只能做个观众。就像电影的制作者参与者,其实默片时代就有不少女性参与,但从未成为主流。观看记录片我很惊讶十几岁的女孩子们的影片居然有模有样,而且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是拾人牙慧的复读应声(指我经过应试教育后的创作状态),或空泛的虚幻美丽附庸,而在影片中真正地投入并揭露自己的生活情感与态度。她们的才华让我惊叹,如果有更多女性被鼓励进入电影制作等等行业,毫无疑问会带来全新的景气。

但就像纪录片中一位妈妈斥责老师“你给了她们一块糖,你却又把它拿走了”,电影课的推行终究还是由于经济状况、思想禁锢、结构问题而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影片给了商店橱窗上“我们有权服用避孕药”的标语三四秒的静止镜头,我很难不想到现在一些地区对于女性堕胎权的剥夺。是否我们从观众走到场上,从第二性变成自己的主人,也还是由于经济状况、思想禁锢、结构问题而难以推行甚至倒行呢。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