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号院线首映,还是值得一看
即使只是冲着两段超长长镜头去
ps.翻译还是克制了些,最大遗憾是西语部分听不懂
———————剧透分割线————————
相比57年剧场版,场景从伦敦变成繁华的时代广场,男人说的没错,这可是当今最繁华的时代广场,不管走到哪,都会有拐角,预示着不同的可能性。可在主管质疑佩德罗偷钱之际,数字屏上(大概是)游戏场景占满银幕,游戏者不断的拐角、行走、碰壁、再拐角,高可能性的真相是走不出的美梦迷宫,就像佩德罗获得短暂的休息,走出幽闭的厨房,只能在狭窄街道中像井底之蛙一般看鸟从头顶飞过(像是鸭子声),做着忙到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梦。
主管找两人审问时,佩德罗和茱莉亚都反驳,你根本不了解他/她。但冷藏室一段,影片第一次有色彩,亲密的情节和幽冷的蓝光极其割裂,佩德罗被要求用西语说出对方(大概)听不懂的美梦,茱莉亚说着对方不了解也没在听的上一段婚姻如蚂蚁爬身的噩梦。孩子是“签证之爱”说法的具象化,茱莉亚有堕胎的真正决定权,也是佩德罗最终有没有签证的决定者,甚至亲密的愉悦也是茱莉亚单方面给予佩德罗的。佩德罗则是自我束缚的一方,母亲托埃斯特拉远隔万里送来的“最珍贵”的香叶,他毫不犹豫地全撒在了给茱莉亚的三明治里,把所有钱给茱莉亚做产检,跟妈妈说过几天再给家里寄钱。电话里家那一边嘈杂的声音变成模糊(似乎透过收音孔在偷窥)的热闹画面,他可是长辈口中极聪明的在时代广场做大厨收入颇丰的有出息的人。在美国成家立业是他给家人预设的美梦,即使茱莉亚从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堕胎想法。相比其他移民,他确实很聪明很有趣,英语熟练到可以给其他劳工当翻译,对美国的殖民史了如指掌,会说很多漂亮话,这大概也是茱莉亚选择他而不是白人麦克斯的原因。片中最触动的台词是“我甚至不能用西语哭”、“我怀了你的孩子,这还不够亲密吗”,公认的“签证之爱”被提出后,爱就变得可疑。但看到结尾,我还是觉得两人有些纯粹的爱的冲动的。听到老板要给自己签证后,佩德罗欣喜若狂穿过出菜架亲茱莉亚的肚子,他的美国梦仿佛下一秒就要实现。在被质问后,茱莉亚透过百叶窗偷看在街道玩得傻乐的佩德罗,嘴角藏不住的开心。但院线版删了不少镜头,两人的矛盾和争吵就更突出了,一个时刻厌恶自己的墨西哥身份,对幸福患得患失,佩德罗大概不是为了要签证才一直求着茱莉亚生下孩子,而是觉得“孩子是这个烂地方唯一的美好”,至少成家立业可以实现其中一项吧,所以茱莉亚堕胎后他也没有关心她,只是一味地崩溃…;一个是移民们口中出生尊贵的金发女,实际被生活重负压得无力。堕胎后,茱莉亚穿过极长的通道,即使她不断打开灯,灯还是会在不久后灭掉。就像她在开头坚信自己很强壮,还是得面对还小的孩子、无尽的工作、性骚扰……海报上代表收入来源的点菜单紧紧捆绑着两人大概是这个意味。出菜架是两个世界——汗湿长衫的后厨区和穿漂亮衣服跑一跑就收小费的服务区的分隔线,但相互控诉“你不懂我(的苦)”的厨师和前台服务员,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影片第二处色彩是结尾的绿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象征美刀吗?还是神的召唤?都理由充分。绿光和前面那不勒斯移民的梦,以及出单机的绿灯对应,确实设计的很妙。那不勒斯移民因残疾被out后,自以为绿光拯救了自己,醒来还是在餐馆以非法移民身份干着干不完的活。佩德罗遭受一系列崩溃后砸碎了老板唯一在乎的出单机,有什么用呢?只有单子一直出,绿灯才会不停闪,正如白人老板说的,给你们吃的了,你们还想要什么?即使暴力击碎了出单机,它仍然会闪着绿光,因为生活还是得靠????带来的幻想活下去。绿光是希望,但也只是短暂的自我感动。就像刚看完电影时十分激动,感觉太敢拍了,简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发泄,仔细一想,还是有一些可以处理得更好的部分。
导演引的每一条线似乎都在宣泄曾经在厨房洗碗的打工之愤哈哈。最典型的是在领导面前唯命是从在背后不时发疯的佩德罗,还有被压榨到极点堕胎完还得继续工作被骂迟到的茱莉亚。比较迷惑的是开头同样来自墨西哥的两个女人,可能想设置对照,一个很年轻还不到打工年纪,干的是颇有挑战性的厨师工作,一个很老了还要做服务员,如果不是偷钱事件突发,年老一个应该不会面上工作。两个人在工作中都处处碰壁,都被不定时发疯的同乡的佩德罗吓死。麦克斯面对一群移民互相打黄腔只能一忍再忍,说英语是他自证尊贵的唯一办法。还有可怜的主厨,全程大吼催干活进度,忙碌到极点还得唱歌否则底下罢工,勤勤恳恳干活二十五年遇到佩德罗这种愤青也是很惨了。还有金融危机失业的老人,饥饿时吃“狗食”或是龙虾其实都一样,装着精美龙虾的泡沫盒五百年后才能降解,就像美国梦花样颇多的保障要几百年后才能实现。看到最后感觉只有法籍les萨米拉情绪稳定很(法国人的松弛感?),她的梦里无关????,只有爱,众人索烟时,她虽生气,也给了,樱花可乐出口坏了的时候,主厨只顾大吼,而她一个皮筋就解决了问题。
总的来说,本片戏剧感十足,涉及的每个议题单拎出来都很沉重,全片也是围绕偷钱事件,每个人被无意义地约谈,打工人的压力具象化为被指认偷钱就得失业/被遣返。但就如事件的结局一样,导演用了很戏讽/轻盈/喜剧的方式,结尾处也是凝重氛围突转欢快爵士乐。即使萨米拉强调了n遍,还是有人去开樱花可乐,混乱到极点也变成常态。象征尊贵的龙虾,是另一版海报中唯一彩色的事物,但它在最初也只是穷人吃的海洋鸡肉。价值尊贵都是人类在赋予,就像片中涉及的议题,真正的差异只是个体与个体间不可能完全的互相理解,就像男女主。正常人谁会去看自己的桌底呢?丢失的????一直在那。正常人又怎么会发疯呢?矛盾一直都在那。老板看似考验的问题,不过是个玩笑。看似放弃选择,或许是导演给出的最大讽刺,“我忙着呢,没心思想这种问题”。这个意味和《利益区域》中纳粹一家全程忙碌忽视异常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