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度总结的日子了,今年迟迟不发主要是因为没有看这部很有颜色的《某种物质》,最佳恐怖片没有候选名单呀,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评论——我的2024最佳恐怖片《某种物质》。
上一次让我产生生理性恐惧的电影还是《黑暗倾袭》,可能我天生对恐怖的东西有点反感,尤其是鬼,但我对怪物类的接受程度还可以,无论是兽餐,隔山有眼,象人,都没有吓到我,但是这次的《某种物质》着实吓了我一跳,当然吓到我的并不是那个面目全非的怪胎,而是和黑暗倾袭一样,是人性的逻辑,我被吓到的地方是自己真的可以对自己如此残忍吗?当年衰的摩尔使劲拿头撞击地板不停的说停止停止停止的时候,我被吓到了,欲罢不能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哪怕这个欲望已经让自己如此痛苦,如此受伤,但内心依然那么憧憬,以至于对年轻的自己如此手软,这真的是人性吗?或者换个问法,人性真的如此吗?我顿时觉得无语,因为我的内心深处隐隐传来一个声音,它告诉我,这是真的。某种物质也许并不存在,但某种欲望一直都存在,在这种极致的欲望之下,人性会扭曲到让你不可思议。什么是恐怖?把你相信的东西摧毁给你看就是恐惧。美人变丑了,好人变坏了,君子变小人了,这样的极致反差产生的效果就是恐惧,即使你我都明白世界本就如此。我很喜欢里面致敬库布里克的镜头,那悠长的红色长廊对应着闪灵里的山庄,更对应着那幽深的人性深处。
讲完了它的风格和表达手法,回到主题上,我有些不同的看法,这部电影很像很多电影的拼接,我能想到梦之狂想曲,想到闪灵,想到象人,想到芭比,但这些特点是为了主题服务的,对比反差是贯穿全片的,我并不认为导演在刻意的批判男权的凝视,我甚至很讨厌非要用男女这样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片子,回归到人本身不好吗?讲一个女明星的故事就一定要对立地产生一堆丑恶嘴脸的男性才能解释世界的平衡和阴谋吗?我想这本身就是对于目前如火如荼的女性题材电影的偏见。好的作品是超越性别的,超越对立的,否则为什么要拍同性题材来表达爱情呢,不能因为有些事用男女对立的观点好解释就一定要炒作这样的对立,我觉得毫无道理,这部电影不应该聚焦的是人的欲望以及名利之下对人的异化吗?换成个帅哥一样成立呀,只是女性在容貌上的欲望通常超越了男性而已,但这并不说明男女有什么本质区别,就像拍政治惊悚片一样可以是女性角色呀,只是现实中少一点而已。看看日本歌舞伎町那里的男男女女,有什么不一样吗?背后都是两个字欲望。正如女导演用男性视角拍出的镜头凝视就代表着男性的欲望,那我相信很多女性看完也同样有欲望。另一个我不太认同的点,是批判这部电影最后的主题升华拉跨,意思这电影讨好了观众,贬低了女性自觉的伟大,恕我没有想象力,该怎么升华结尾才能让批判上一个台阶呢,血浆喷洒之处都应该是男性才好吗?又或是让怪物不诞生,美丽的新生命直接化成一滩难泥才好。我很喜欢片尾与片头的呼应,这不正好切了题,告诉你我这不是关于容貌的一个电影,而是关于人活着的意义的电影,你选择与聚光灯一同陨落还是接受自己的老去,去过平凡的人生的主题讨论。往前一步,万丈深渊,退后一步,海阔天空,讲的不正是这样的选择吗?虽然听起来很老套,但人性本身就很老套,千万别信自己可以一直主导自己,人生而自由却又不真的自由。深刻的恰恰是这个好不好,没有新生,但有自己啊。
我的年度最佳恐怖片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为《第二十条》说几条
今天来聊聊国师的《第二十条》,先说优点,第一故事圆的不错,三条支线同时推进,既有当下的,也有以前的,更有自身的,让观众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层层递进,达到一个高潮,围绕核心去讲故事是很多导演都没能达到的水平,国师这一点明显在及格线之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