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神》是吕克·贝松执导的,并且在平遥国际电影节的评价很好,我一直很期待。

但是在众多热门电影的挤压下,《狗神》的排片实在是少得可怜,附近的影院甚至都没有排片,于是我冒着天津接近历史记录的低温,在雪地里走了两公里去一个有6:30排片的影院。

还好电影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今年上映了好多关注边缘群体的电影,《河边的错误》、《涉过愤怒的海》……

《狗神》也是一部关注边缘群体的电影,讲的是被家暴、被虐待、被囚禁的儿童,也就是电影中的主角道格。

...
但是《狗神》跟其他电影不太一样,在《狗神》中甚至能感受到一种“治愈”感。

因为它讲的不是一个骆驼祥子式的悲剧。

其他电影中,那些被边缘化的群体,总是笼罩着一层社会附上的阴翳,这是一种,不管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的悲剧,不管做什么都好像没有任何意义的悲剧。

《狗神》里的道格不太一样,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只能站一首歌的时间的人,缺少了一根手指的人,我们却可以在电影中看见他光鲜亮丽的时刻。

...
他为无助的洗衣店老太太提供庇护,保护其免受黑帮的骚扰;他变装站台舞台上歌唱的时候,所有人都因此而动容鼓掌。这是他迫于生计的工作,但也是他为数不多热爱的东西。

当他进入儿童收养所的时候,他所爱的老师教给他的技能,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当你会扮演莎士比亚后,你就会扮演一切。】

之所以这部电影,在压抑和悲伤之中,还有一丝温暖,大概就是道格,虽然早就被社会边缘化了,早就脱离了人类社会,进入了“狗的社会”,但是他的生命还是闪着光的,像是暗沉的矿石中,夹杂着的,发光的裸钻。

...
道格的父亲养狗,但是恨极了狗,专门饿狗,让狗变得好斗,以“斗狗”谋生。

除此之外,他的父亲还家暴,他憎恨着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他自己。

在发现了道格偷偷喂食物给狗后,父亲气急败坏地质问他:“你认为狗比家人还重要吗?”

道格说了“是”。

父亲勃然大怒,直接把他扔进了狗笼。

从此以后他便一直住在狗笼里,他的父亲把他当作一只狗来看。

...
他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衣物,学习资料是母亲在仓库里藏起来的杂志。

后来他的母亲受不了他父亲的家暴,也忍受不了肚子里七个月大的孩子未来要经受这样的生活,她逃走了。

道格的哥哥把母亲的离去全怪罪在道格身上。

他在道格的狗笼上贴了白色的标语:

【inthename ofgod】

但是,狗笼中看到的是反的,笼子的栏杆还挡住了许多字母。

所以道格看到的是:

【dog man】

狗神,好像命运的齿轮永远卡在了这一刻。

后来狗笼里有母狗生了小狗,父亲发现了,拿了猎枪来,指着狗,道格挡在枪口前,请求父亲不要开枪。

可惜没有用,父亲早就失去了人性。

他开枪了,枪走火了。

...
道格失去了一根手指,反弹回来的子弹,打进了他的脊髓。

他让狗狗带着装着他手指和血的袋子当作证物,去找警察。

可以说,是狗救了道格一命。

医生告诉道格,去除脊髓中的子弹比不取出更危险,并且他再也无法走路了,否则脊髓中的子弹会让他走向死亡。

可以说道格的一生中,在人类社会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暴力,是冷血无情,是强者生存,还是一种失望,极致的失望。

他得到的爱太少了,一点点的母爱,转瞬即逝,而他残疾之后,得到的爱大多是怜悯、可怜。

他从来没有感受过家人的爱,从人身上,只有狗能给予他家人一般的爱。

狗就是他的家人。

...

电影的名字叫做DogMan,却没有翻译为狗侠,我认为是电影中展现的道格有关于“上帝”,即神的寄托。

他太痛苦了,太困惑了,为什么他要遭受这些,于是他不断询问“上帝”,不断向神求助,却一直得不到回答。

于是他一直化妆,因为他觉得伪装是为了掩盖不想看见的东西,可以体验新角色的人生。

...

其实,他也很渴望,跟除了狗之外的事物建立连接,找到爱。

所以他毫无防备的把一切都告诉了Evenlyn,那个来问话的精神病医生,那个黑人女性。

只因为他从她身上,感受到了她正在经历的,巨大的伤痛。

...

最后,道格的狗狗们,帮助他越狱了,他选择抛开轮椅,迈开步子,一瘸一拐地走到警局对面的教堂前。

他走的每一步,体内的子弹都更深一分,他都更接近死亡。

他最终倒在了教堂的十字架下,像极了耶稣,他的狗狗们围着他,像一种家人入葬的仪式。

他最终,还是没有从人类社会中,找到真正属于他的爱,他最终都只能当一只“狗”。

他那只看门的狗狗,像以前守护他一样,守护在了Evenlyn家附近,保护她和孩子,免受有精神病的丈夫的骚扰。

与其他电影一样,《狗神》也没有办法给出良方,给出解药,就像这一切都只是天命一样,是这个社会不可避免的悲剧。

...

但道格的离去,就像童话中讲的那样,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颗星星。

他原本是一颗星星,一颗autumn star,只是离其他的星星太远了,繁星闪耀的时候,没有他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