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映完我相信肯定有一堆阿加莎的原著粉和波洛的粉丝来口诛笔伐这部电影糟蹋经典。在此我还是想为导演找补两句:导演还是想拍好以及表达某些东西的。就算真的糟蹋了经典,我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他所犯的,不过是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所犯的错误:

选材错误。

这里所说的选材错误,并不是说改编名著拍摄推理题材有多错误。推理故事从不过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作也百看不厌。导演最大的错误,不是选择改编了小说,而是这些小说根本匹配不了他想表达的东西。

从开头的梦境中,我们能看到导演想在主角波洛侦探身上表达某种人物心理的困境。在之后的情节中我们也能从他和灵媒的对话中,我们也能明白他因为经历太多残酷拥有某种虚无主义,“不敬鬼神”。导演是想在波洛身上表达关于生死鬼神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的。但是他失败了。

这种失败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波洛这个侦探。导演想要表达的这种所谓困境来自于“侦探”这个身份,电影中不只一人对波洛表示过自己也和波洛一样见证过无数死亡和神秘。但这种来自于侦探自身的困境在电影中却只显示在台词和各种“见鬼”上。如此重要的人物弧光在剧作上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体现。这也是一个导演能力平庸的证明:作为一个2023年还在拍摄侦探电影的人,他无法将自己的侦探电影“现代化”。

所谓的“现代化”,无非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把侦探“超级英雄”化,像是《神探夏洛克》。观众看着夏洛克这种奇特不近人情的天才慢慢和朋友感受人类的感情,观众因为夏洛克天才的魅力和温暖的成长而喜欢上他。但至少这部电影中的波洛没什么礼貌,也缺少魅力。而且导演的野心也远超“超英”。那第二种呢?第二种则是严肃地展示侦探主角的心理困境,让侦探参与到这种故事本身,《七宗罪》也是侦探,侦探逮捕凶手甚至不是电影的高潮,真正的高潮是逮捕凶手后凶手给侦探抛出的心理困境。而这就涉及导演选材的最大问题,波洛作为一个黄金时代写就的前现代侦探,是回答不了这种深入的心理问题的。原著中那种侦探作为旁观者揪出凶手的故事根本无法让侦探真正参与到故事本身去探索自己的心理困境。反而是另一种侦探小说——硬汉派侦探小说,那些因为一个委托过自己甚至和自己有过一夜风流的妓女决心调查真相并在过程中戒酒的(《八百万种死法)、因为自己认识到高贵气质好友失踪开始调查并因此和自己内心某些东西告别的(《漫长的告别》)的侦探才能匹配导演想表达的内容。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多数很难表达这样的主题。一个破案的“小故事”怎么能表达属于侦探自己的“大弧光”呢?

这是导演最根本的失误。至于视听语言什么的,我也不多说了。美术看着是挺好,但说着恐怖的凶宅也看不出什么空间感;所谓的“惊魂夜”也多是些跳吓(jump scare)。其实也都经不起什么推敲。我在此忠心建议导演——肯尼斯拉布纳,换个选题。远离波洛侦探甚至电影导演这个职业,我忠心相信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并且在戏剧界卓有贡献,但拉布纳和这二者发生关系对三方都不好。他居然要一直把这个系列拍下去,到底是谁鼓励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