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历史系男生》这部电影,相信大部分国人都会觉得自己高中生活的枯燥乏味。在英国北部的这座男高里,他们的课堂氛围是如此的宽松自由,学生尽情徜徉在诗人、文学家的思想之海中,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与老师打成一片,与尊师重道的传统型中国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也会出现应试教育的焦虑。校长想把这些男生送到剑桥牛津,而Hector散漫自由的通识教育课堂,被校长视为对他们考取牛剑毫无帮助。而认为毕业于牛津(影片最后被证实其实是牛津的教师文凭)的年轻教师Elwin更能帮助这些男孩前往理想的至高学府。这似乎与中国高中班主任强占体育课、音乐课来上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方式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又不尽然。简言之,中英社会氛围导致的应试教育文化是不同的,但在此基础之下,我们需要的通识教育模式,却是共通的。
很显然,男高男生们接受的高中教育已属于是精英教育的范畴(尽管比不上伊顿公学之类;在这个范畴上,本片与《死亡诗社》都是根植于这样一个人物背景)。而他们梦寐以求的牛剑两座高等学府的录取考试,有点类似于前几年国内比较流行的自主招生。不同的地方在于,牛剑的录取工作只有这一次考试,而教授面试官们明显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是Elwin帮助他们考取了牛剑吗?我不这么认为。在Dorothy、Hector和Elwin的共同教诲之下,其中Dorothy帮助他们奠基历史学基础,Hector帮助他们启迪人文主义,Elwin帮助他们训练批判性思维,是他们三个人的合力支持(包括其他可能的老师,但影片未提及)帮助这些男生们塑造了他们的综合素养,以至于可以在剑桥的评审老师眼中脱颖而出。但反观中国的教育模式,Dorothy的基础知识和Elwin的批判性思维(影片中更强调推陈出新)可以被合理包容在高考的分数评价体系中,能够相得益彰;但Hector的通识教育观念(或者说是出于对文艺的浪漫热爱,尽管是散漫的)并不能被包容在现有的高考评价体系之中,在中国老师和家长的眼中,这当然是不务正业。加上Hector的不良习惯,他估计早就被中国家长“诛杀”了。但在崇尚文化的英国人眼中,Hector的精神滋养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这部片子虽然有在比较Hector和Elwin的教学方法,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孰优孰劣的判断。
所以,不被中国社会教育评价体系和社会功利体系所包容的通识教育,注定在中国社会是不被待见的吗?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去面向通识教育的原本基点。赫胥黎的《通识教育》中曾提到,“我认为,一个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他年轻时受到的训练可以使其身体服从自己的意志,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轻松而愉悦地从事一切工作;他的心智好比一台敏锐、冷静而有逻辑性的引擎,每个部分能力相当,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他又如一台蒸汽机,待于效力各种工作,纺织思想之纱,铸就心智之锚;他的大脑中充满着知识,既有关于大自然的重要真理和知识,也有自然界运行的基本规律;他并不是一个不正常的苦行人,他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生机和热情,但他的激情永远受制于强大的意志力和敏感的良知;他学会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不论是自然之美还是艺术之美;他憎恨所有的丑恶,并做到尊人如待己。”通识教育应与这个民族的文化相融,蕴含了这一民族宝贵的思想渊源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的思想资源,来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通识教育的引导下主动走进先贤的思想宝库,以至于能深耕于此,从而永葆对生命中美好的热爱与对丑恶的鞭挞。就像我决定在本科接受经典教育时所受到的来自院长的教诲一样,“通识教育,关乎的是人一生的事业。接受通识教育,你将受益一生。”我希望我们可以转变观念,不再持功利性的思维导向,不再认为不传授显学知识的课堂人文教育是冗余的,我可以不去听;不再认为除主要学业之外的通识教育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务正业;不去衡量通识教育给我们带来的社会功利上的好处;家长们不再忽略自己孩子对美好人文艺术的热爱而认为他们在浪费时间。只有我们整个社会充盈着一种对美好人文艺术的热爱,饱含着对社会正义与真善美的颂歌,时刻提防无意义的赞歌与藏在阴影处的丑恶,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才是有希望的,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事业才是健康与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