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庆幸人们对这件事的记忆没有被拼合成一部纪录片,我们从而可以作为亲历者直观感受这场焚烧文明的灾难。导演选择把镜头对准了事件中一张张或肩负重任的,或虔诚祈祷的面庞,由他们来讲述这个故事。

能看出导演在努力保持客观,仅仅反映现实情况,可还是有蛛丝马迹暴露出他心底的愤恨。这股被极力克制的强烈情绪使得电影就像在风浪中漂荡,叙述失去了平静,但仍然扣人心弦。

我不知道法国人能有多么傲慢自大,能对这样一件无价瑰宝如此疏忽懈怠。巴黎圣母院几乎承载着法兰西整个民族的记忆,对于一个宗教国家来说,这样一座建筑就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是所有人精神的依托。他们竟以为建立起一个漂亮的体系装模作样,就等同于做好了完备的保护。

光是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施工人员随意丢弃烟头,飞鸟啄破电线,线路年久失修引发短路,木质结构里出现火星。好在烟雾监测系统运行良好,感应到了烟雾出现,但是监视报警器起火地点显示错误,导致保安第一时间没有发现灾情,此时塔尖已经明显冒出阵阵浓烟了。工作人员迟迟赶到,看见明火的第一反应不是设法控制火势,而是拔腿就跑。画面上留给观众的除了他慌张的背影,还有安放在附近摆设般的灭火器。讲巴黎圣母院的安危交给这些人,就好像让一个农夫去指挥远征的大军。

事情发生了。目光转向城市的相关部门。消防的应对已经足够好,他们最快地确认实情,迅速地整装出动,不过在赶往火场的路上被瘫痪的交通缠住了。巴黎圣母院不能出事,消防的顶头上司亲自临阵指挥,还果断借调了别处的增援力量,警察控制周边现场,特种部队镇守文物,他们在一团乱麻的混乱局面里竭力保持平衡。

但接下来的灭火过程就太叫人心焦了。消防水管锈迹斑斑,一加水压就破裂,勇敢冲到一线的消防员无水可用。那个熊熊大火前一条纤细水柱的画面可以再拉大一点,来突出杯水车薪的无力和危机当头的荒诞。将军特地弄来的灭火机器人,以为没有擎天柱那么大也要和大黄蜂差不多,没想到就一小玩具车,开过倒塌的建筑碎片都费劲,水枪开到最大都够不着教堂的天花板。果然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整个工作里最让我不满的是马克龙总统到现场去。这就纯粹是去添乱的。1966年,英国发生严重矿难,夺走了一百多条人命。虽然伊丽莎白女王被世人诟病,说她时隔8天才来到现场慰问,但女王很清楚,她的前往会让当地官员想着如何接待自己而不是关注救援,那完全只是作秀。而马克龙太懂政治游戏了,他一前往,让现场负责人花时间同他握手,汇报火灾的最新情况,再留下几段面色凝重的视频(这个相当关键),一个忧国忧民的理想领袖形象就这样打造成功了。精明的政客就应该完美把握住每个风口。

让我潸然泪下的,是法国人自发唱起颂歌祝福的场面。这也让我重新思考宗教信仰的意义。曾经我坚信自己是个无神论者,所谓的命中注定也是事在人为。但是渐渐地我发现,确实有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他们创造了上帝来安慰自己,那些不受控制的结果能够被自己的信念所影响。不然,在手术室紧闭的门里,决定亲人生死命运的是什么呢?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酿成了,是法国的不幸,也是全世界的不幸。但谁知道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度发生呢?这是相当有可能的。我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过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