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我近期看过所有电影中影评最难写的一部了,因为本片明显是那种反应人性类型的影片,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所对应的性格,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本片是通过这好几种性格之间的碰撞来反应那种观众值得深刻反思的那种家庭伦理以及人性问题的黑暗。

也正是因为这点,使得片子拍的过于深奥,大部分的观众都是只能看一个皮毛,这种性格与性格之间产生的博弈以及更深层次的东西便很容易被他们所忽视,观众甚至都看不出电影中每一个角色的性格都是什么,因为这已经是涉及到心理学上面的东西了,看不出这些人的性格就更别谈这些性格与性格之间的博弈所延伸出来的也是这部电影想反映的家庭伦理教育缺陷的问题了,使得影片最后这些观众就会一头雾水,只是知道他讲的事情是什么,不知道这部电影最终想要我们反思的人性问题是什么,只有电影之后看解析才会些许的明白过来,这应该就是许多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吧。
事实上这部电影反映的东西是很深奥的,是很值得加分的。也是很值得人深思的,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有很多人自己看的时候看不出来,体会不到,这是我认为他的情节问题,有点太拐弯抹角拍的不够直白。



还有一点就是,本片的情节脉络也不是那么好梳理,他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在故事前进发展的途中插入了一些回忆的镜头与情节,这样观众的思维就经常容易出现跳转,很有可能出现前面的情节与后面的情节连不上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对观众把握这部影片的整体的大故事线有所影响,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观众脑中的故事线就不会那么的完整,就会感觉比较的琐碎混乱。
本片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标签,这个标签是我有史以来看的电影中的第1次出现,我相信许多人都是。都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标签而产生了好奇心,从而来观看这部影片的,他就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人谨慎选择观看”,这个标语,无论是在这部电影的海报上还是预告片上都能看到,我也是因为看了这个标签,所以对这部电影有了好奇心,但其实看完电影之后,影片比我想象的要平淡的多,本以为这部电影血腥镜头会非常多,还是其实还好,感觉本片更多的是叙事以及人性上的表达,自认为未成年人也不是不能看,前提是你得有那种非常准确捕捉电影细节以及分析细节的能力,否则这部电影可能会对未成年人来说非常的难理解。
抛开情节问题在看,这部电影就很优秀了,无论是从拍摄手法上还是演技上配乐上,这部电影真的都做到了很好,先来说演技,黄渤和周迅都是演绎界的扛把子,把各自角色所持的性格与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让观众都情不自禁的能够走入情节,拍摄的手法是超大尺度的,可以起到放大细节的作用,也有那种很抓人心的优点,令人看了很震撼,影片叙事非常有条理性,运用了插叙虽然情节上有点难梳理,但是也使情节更加的丰满精致了,配乐也很贴合情节上的情感,无疑是给这部电影镶了一层金边。
最后是我个人想提的一个观影意见,首先如果你是就是看电影放松一下的话或者是对电影理解能力不高的人,不太建议看(推荐看《再见,李可乐》,《三大队》)因为自认为这部电影看这真的太累心了,要是想看的明白,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而且看第一遍的时候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细节,把每一个情节都得结合起来在加上细节才能分析出他们每个人的人性与事件发生的细微线,这样看完会很累,也不一定能看懂。
总体来说,我觉得一般,但是也不能说一定就是这部电影拍的不好,只能说它不适合我,2星半到三星,6分,以上观点仅限个人,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