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电影名,估计好多人都跟我一样,以为这是一部恐怖电影,但后来随着观影的深入,一个问题挥之不去,人生的意义在于精神解放,还是物质追求?追求物质,在生活浩如烟海地压力和繁杂的事务中忙忙碌碌,光鲜亮丽地过完这辛苦的一生,不错,这或许是无数人的生活方式,在学校里挑灯夜战,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张不错的文聘,在宽敞的办公室中,埋头在电脑前亦或是繁杂的文案中,这或许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梦想,知道死的那一天,看着自己一生拼搏攒下的金钱,房子,名誉,即将随着生命的消逝而飘散,对此场景,又怎能未免不有些悲凉?精神解放,享受当下,洋洋洒洒的过完一生,在诗歌浪漫的篇章中陶醉,不被那些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所困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活法。这两种活法,孰优孰劣?里面的基汀老师,他的做法就一定是对的吗?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努力唯一的意义就在于拿到一张好的文聘,他们或许不关心什么诗歌的美感,浪漫。正如代表功利的一方校长曾言:“不是每个人都是莎士比亚”。但是,我想在那些人每个熬夜奋战的夜晚,他们举头看见天空中皎洁的月光正柔美的洒下那抹朦胧的白,又怎能不被这浪漫的景象所陶醉?又怎会不对这永无休止的煎熬和无趣心生厌烦?
基汀老师曾言,医学,科学,这些是人类社会所必备的动力,但是,诗词,浪漫,才是人类的灵魂。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有些绝对,但诗词这类欣赏美的能力,如果单纯作为一种应试技巧,是否会是一种亵渎?!品味美,发现美,最后成就美,传播美,多么美好浪漫的过程,被一条条冷冰冰的公式,一句句专业术语所代替,到头来,学生们只留下了满脑子的应试技巧,看到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如此委婉地借助月光一点点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却只被考生以几句术语所记住。我想,苏轼的在天之灵,可能也不会太喜欢这种东西吧。
但是,你又怎么能说这些东西没有用,如果基汀先生不去研究应试技巧,他也许连作为该初中的优秀毕业生来进行教学的资格都没有。如果没有他的老师对应试技巧的培训使他最基本语文应试能力的培训使他语文成绩突出,他又凭什么拿着本语文书教书育人?你可以说生活中的名誉没有价值,没有情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但你又怎么能负责任的拍着胸脯保证,这些东西没有用?
总体来看,名誉是追求精神解放的基础,但沉溺于名誉中无法自拔,被名誉奴役和控制,又会丧失对身边美好的追求能力,将精神永远封闭与禁锢在这小小的应试囚笼中!这或许是这个充满压力与内卷的时代对我们每个人人生答卷上问出的一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