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母亲节即将到来时间里,我倾听到了一场关于东亚母职的巨大讨论。影片聚焦在这位中年女性的身上,辐射到了三代母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因为她的个人选择所带来的生与育的讨论,甚至因为小女儿是les而衍生出关于同性群体里的女性的生育权的讨论。

这是一个巨大却长时间没有被深度剖析过的一个话题,在我们的文化里,母亲似乎总是全能完美的化身,各种创作里似乎都回避去讨论“自私的母亲”或者是片中提到的“没有母性的女人”,似乎这样的女性就是不负责的是要被钉上耻辱柱的。而在当下,当越来越多的女性想要做自己意识到自我价值不该被家庭角色束缚的时刻,“母亲”与“自我”似乎成为了一对反义词,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害怕失去自我或者不愿失去自我而选择放弃生育的自由。【但其实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而且我想影片也正是通过这样一家人去掀开这个问题的一角,去向更多的大家提问:当生的自由和育的责任被分开讨论,不完美的母亲是否是可以被接纳的?

...

生了大女儿却没能力养育,生了小女儿却似乎也又无法和平共处,照顾母亲分身乏术时又出现了一个孙女的胚胎……她越不想被困在母职里,似乎越要被困住。那段和大女儿不存在的对话早就证明了她的愧疚,而真实的大女儿微笑着的疑问和哭泣的拥抱正是将她从自我束缚里解脱出来的良方。大女儿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她心里也早就对小女儿的胚胎有了答案,生育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而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轨迹和可能。女性想要从这种母职绑架中逃离,最重要的是先从自己内心接受人就无法成为完美的人,即使你挂上了母亲的名字。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也可以构建新的平衡,挑战和寻找自我的路上生育不该是阻碍,或许是一个建立新规则的可能。

时至今日我并不能说我就深刻的理解了“母亲”二字究竟代表什么,但我却觉得一部电影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是新颖的,是革新的。同时不得不说张艾嘉的演技是真好,林嘉欣也贡献了绝佳的双面表演,我很喜欢这些女性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了新的讨论和看法,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