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在视听语言上享誉甚高,而在主题上戏称为一部“禁毒宣传片”。“毒”既可以说是毒品,也是像毒品一样令人上瘾的东西,就像整部电影里充斥着一些其他令人着迷的东西,糖,电视节目等等。

在视听上,最鲜明的是快切的特写镜头的运用,镜节奏极快、配合大量的特写镜头,尤其是其中吸毒的反应镜头被重复出现。想起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还有埃德加奈特的“血与冰激凌三部曲”。除了在视觉上形成极强的节奏感,还加速了叙事。

其次还有整部里超多的超广角畸变镜头,尤其在老太太的房间里,展现吸毒后人物的变形与夸张,还使用了快放以及慢放,摇晃镜头,震动模糊和故障,都是在模拟吸毒的感官世界。

第四,还有分屏镜头,也多次使用,这个我不太能理解到,增加画面的信息量?对比、类别?

最后想说的就是摄影机固定在演员身上同频运动的镜头,玛丽安吸毒后摇晃走出来,既增加了第一人称的代入感,有了第二人称的画面,而且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以前也看见过这种镜头,忘了在哪。

还有一个转场方式,区别于传统的黑屏转场,而是使用白屏渐变转场,更对应的梦境、迷幻的情节和主题。

电影角色里,印象最深的是还得是小老太太,说出的那句I'm alone,i'm old.——我很孤独,我老了。

看电视、想上电视不过是一种消遣,无法获得人关注的消遣。她希望摆脱这种无聊的老年生活,让生命重新获得意义。在后期毒瘾发作的片段,全段封神,也是影片高潮里四个主角崩溃最出色的部分。

康纳利在《美国往事》里的惊鸿一瞥,已经成为了影史经典画面,以及她本人介绍不得不提的地方,还是美得惊心动魄,有点像阿佳妮和艾玛沃森。

整部影片所呈现的故事,是因为毒品不断崩溃的四段人生。毒品让人疯狂,以前哈瑞连去见面都会吃醋,可是后面把女友送到别人床上,四人一起在癫狂中各方面全方位的崩塌,走向毁灭。

也因此所配套的,就像吸毒一样癫狂迷离不寻常的视听风格,此处响起《Summer Over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