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见爱人》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真情实感的综艺,即使昨天浑身酸痛如同被人打了,我仍然坚持看完了最新这期,然后宣布,我觉得我终于看明白郭柯宇和章贺了,我终于懂了,迫不及待来说一说。
在这期节目的第二期,章贺站在悬崖上朝郭柯宇喊话,希望她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郭柯宇泪流满面的时候,节目组非常有心的选了郭作为乐队主唱演唱的《直到对的人来》,成为了我最近反复循环的单曲。大家都认为这是郭柯宇写给章贺的歌,是对他们感情的形容,郭柯宇还在微博上解释,并不是她写的。
让大家能产生这种误会,确实是因为这首歌的歌词,非常像他俩的关系。
“喜欢疲惫时靠近你的臂弯,你却把它当作爱我的负担。”
从郭柯宇的种种形容和表现来看,她是一个非常在乎过程、在乎细节、在乎当下感受,能够细腻的体察到一花一木,一点一滴,并且为了这些开心欢乐难过悲伤的人。
听她的歌和看她的眼神就能感觉到,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漂亮,但很有灵气。有灵气,是因为万物有灵,她能够察觉到万物之灵。不必用文艺青年来形容她,但这种体察和敏感,让她拥有了一种如玻璃般的脆弱感,我觉得《直到对的人来》歌词和旋律中,最动人的就是她的这种脆弱感,声音在微微的发颤,好像马上要哭出来,但是并没有哭,你感觉到她每一句里全是故事,全是真心。
所以她才会在章贺问她吃了没的时候,想细致的描摹饭店的环境、老板娘的漂亮耳环,她说自己非常热爱生活,这是真的,她喜欢生活里这些丰沛的、有颜有色、有模有样的细节,她希望跟爱人分享这些细节,而不是只回答,我吃过了。
所以她才会那么直白的说,我现在有点来电的感觉了,这是她真实的当下的感觉,她想表达出来,但她的表达是无所求的,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不是为了复合、不是为了让谁难受或开心,她就是感受到了,然后说出来,“看,虽然我们离婚了,但现在因为你,我的心里泛起了一点涟漪”。
爱情是看见彼此,她能看见章贺(但是她表达的方式章贺不懂),也能看见其他的东西,但是章贺看不见她。
我发现章贺对郭柯宇的诉求都是非常清晰的,也是主流社会的男性常常会拥有的价值观判定,简单来说就是,贤妻良母、优秀员工。无论是夸她为了家庭做出牺牲,夸她是一个好演员,还是希望她为自己写一首歌,希望她在自己朋友的局里欢声笑语、左右逢源,都是对妻子角色的一种传统的想象,逃不开“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几个字。
所以他也在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表达爱,比如送一大束花,比如孕期的时候照顾妻子。能做到这样当然已经很不错,但是章贺无法欣赏她没有这些附加身份的部分,无法欣赏她不在一个贤妻良母、优秀员工的身份里的时候,有灵气有生活有一肚子感受的那一部分。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她不愿意迎合她的朋友,为什么不可以把贤妻良母的角色扮演下去,为什么在他付出之后,她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能想到的答案只是“是不是我不够优秀”。跟很多男生找不到女朋友就把原因归咎于自己没钱是很相似的。
郭柯宇并不在乎他优不优秀,她在“洗袜子之后连句谢谢也没有”的采访中,已经回答了,“演累了”。她对章贺没有具体标准的诉求,她在节目里从来没提过,我希望章贺变成什么样子,她喜欢的是和他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是挠背之后转身的拥抱,所以她不是渴望伴侣变成一个完美情人,而是渴望自己被看见,被懂得,被明白,而不是为了爱扮演谁。
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但是章贺还是想要一个答案。
有时候我发现章贺和朱雅琼的某一部分非常相像,就是一定要一个答案,而且是唯一的答案,“我在你心中是最重要的,是排名第一的。”
就像老看荞麦的微博私信,大家(女生比较多)困扰的都是,他送给前女友的戒指怎么还送给我呢,他和前女友买的婚房我还能住吗,他的前女友要结婚了他怎么还伤心呢。
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心理,“我不够重要,我希望在对方心里我是最重要的人。”好难哦,曾经我也在这样的迷思里。
爱情是普通人的惊心动魄、惊涛巨浪,那么渺小的我,竟然如此值得被爱。
可惜爱就是无法分配均匀,我不是妈妈最爱的小孩,不是老师最爱的学生,不是老板最爱的员工,也不是爱人最刻骨铭心的那个人。
那又怎么样呢?我付出劳动,如果能公平获得报酬,已经很好,我付出爱,已经收获爱人,眼里有我,已经足够幸运,我可以不是他生命中最爱的人。
我在一段关系中,享受到了每一个瞬间,跌宕起伏的感受我已经有了,不必非要一个答案或者结果。不是因为心里有了其他人我才没那么爱你,也不是因为我们不能走进婚姻我就不爱你了,我也是最近在想明白。
我很喜欢《心灵奇旅》这部电影的原因,就是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纽约风卷起树叶,咬一口披萨,桉树种子飘落在掌心的感动,那是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我不必追寻到答案、不必对人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能感受到的。
“我们要怎样才爱得明白”,答案也在歌词里了,别想那么多,别非得证明什么,就“奋不顾身的去接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