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这部《骨及所有》,因为看之前很完美的没搜任何相关,所以当结尾黑屏后瓜达尼诺的名字出现的时候,我才猛然想起,除了18年新版《阴风阵阵》差点让我把他定性外,《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也是出自他手,在他镜头下,那么甜茶无疑是最美的,最纯粹最干净的,在瓜达尼诺缓慢安静的镜头下,悲伤悄悄爬满了每一个角落。

看到一半的时候不禁感慨,为什么我看到的 都是孤独的人儿啊
这些人啊,一个个祈求同类,祈求理解,置身在孤独的边缘,一个个挣扎,沉沦,失落,失望,自卑,自救,极端,偏执。虽然近似于《生吃》的设定,但相对于《生吃》的大胆张扬,直观的血腥和尺度,《骨及所有》更加含蓄,它或许更是一部披着恐怖片外壳的救赎故事,哪怕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尽如人意。
女主玛伦是整部电影里唯一得到过爱的人,她的爸爸是爱她的,所以一直保护着她,哪怕最终不堪重负逃离。她的妈妈也是爱她的,她和她一样,都是食人者,因为害怕伤害,所以选择离开。她的妈妈说“这个世界不需要怪物。”所以她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就是咬掉了自己的双手,把自己关起来,等女儿有一天或许会找来,看完存放了15年的信,然后一起死去。

相对于整部电影的女主玛伦,我反而一直被电影里出现的其他角色所打动。老头萨利孤独了一生,找到玛伦后,于是偏执的想在玛伦身上渴求着一份畸形的友情亦或爱情。跟踪她数周,被拒绝被推开后,他悲愤的对她说“我在你旁边擦干净了身体,我之前从没在别人面前这样,这意味着一些事情!”他鼓起勇气去渴求一段关系,他找到了她,他让她开始了解关于他们这类“怪物”的世界,虽然过程诡异,尽管方法过度极端,但他尝试过了。他喜欢在说话时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仿佛这样能让他清楚自己是谁,好像这样,这个萨利就是被肯定的,被记住的,是有意义的,不是被遗忘的。
“你不喜欢萨利。”
“你为什么老要说你的名字?”
“你不喜欢我。”
“不是,我只是不相信你。对错对我来说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的感受。”
“所以,你不跟我一起”
“我不去。”

好喜欢李啊,他就像一个落单的小狗,抬着亮晶晶的眼睛,在自己悲催不堪的人生中,抓着玛伦撒下来的那束光,哪怕满脸污秽,满身血迹,也遮不住他内心的干净纯粹。曾经的他想过离开这个世界,可为了妹妹凯拉,他撑着。故事的最后,为了救玛伦,他受了伤并且已经奄奄一息,生命的最后,他看着玛伦“我想要你吃掉我。”“我要你把我吃了。”“我想把自己献给你。”哪怕到最后,他都只是希望把自己献祭喂养给自己的爱人
“我是坏人吗?”
“才不是。”

这个故事残忍却美丽,当作为世界边缘体的他们在这部电影里被化成了食人者的模样,他们与世界格格不入,可这个贫瘠的世界却又好像遍地生花。

“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去哪都好。”
“我们返回吧。车开到哪就是哪,车坏了再停下来,找个地方安顿,找份工作,就像平常人那样。”
“你也想过平凡的生活?”
“嗯,做个普通人。”
“好啊,那我们当一会普通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