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是继影片《秋菊打官司》之后张艺谋在纪实风格上的另一突破,也是凭借这种独特的风格再次擒得金狮奖,与后者不同的是,《一个都不能少》更加写真,影像粗制的基础上,采用大量非职业演员,将摄影机从中国的法律转向中国的教育,戏里戏外都产生极大的对比感,乡村与城市的差距、魏敏芝与“魏敏芝”的命运变化,都产生极其强烈的戏剧冲突。抛开表皮看本质,张艺谋则完美阐释了上个世纪末中国社会教育的种种真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观影人的心。

质朴与真实是这部影片的核心。影片开始破落的建筑,贫瘠的土地则展示着上世纪末中国偏远农村的落后,我也曾想此刻的中国偏远山村又是怎样?皮肤黝黑的农民村长与魏敏芝的交谈向我们吐露着当地教育的“不堪”,一种真实的自然感油然而生,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不是电影,而是真实的在发生的事件,魏敏芝的种种表现,与张慧科等孩子的交谈是她这个年纪不应该做的,更有趣的是,她因为钱才答应“代课”,而后来却演变成了不惜更多的钱去寻找张慧科,这是孩童的一种倔劲、一种“稚拙”,而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责任,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在扛起这种现代大多成年教师都扛不下的责任。这是中国农民所独有的特点。

影片拍摄时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已经十年之久,而又有多少落后地区像影片中的水泉村这样呢?当魏敏芝走进城中开始城市“流亡”,在电视台大门旁寻找等待电视台台长的片段是影片的高潮,张艺谋从一个农村女孩的视角阐释着城乡差距,演绎着人情冷暖,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表现出一种莫大的孤独,农村个体与“黑色”城市的对抗,个体是渺小的,但借助着台长的帮助无数的资源袭来,反过头来如果没有台长的帮助,凭借魏敏芝一己之力又能否成功找到张慧科呢,这是张艺谋对于权力的讽刺。最后由于电视台的帮助,水泉村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不管是社会名流作秀也好,还是出于同情也罢,中国的教育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不是只对于一个“出名”的农村,还有无数的孩子在等待着这种关注。我们也是,有书可读,有学可上,在社会媒介发展比当时迅速千倍万倍的当代,我们应该不只是在名利场上挣扎而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扪心自问我们要当人民教师的目的到底为何。

家长的教育意识、当地的教育资源、社会的教育制度都是导致水泉村的问题所在,张艺谋将这样的社会现状展示给世界是他身为导演的良心,而反馈给我们的是希望我们成为教师的良心,纪实风格强烈的影片反应的种种现实,已经突破一般故事片所带来的感受,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制度任重而道远。教育资源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意识的加强是我们国家所努力的,而身为教育前线后备力量的我们应该做的是人人都应成为“魏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