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开心能够有宣扬我们哈萨克族文化和真实提现游牧文化生活的影视剧,有些情节大家可能会不太懂所以我来讲解和科普一下
第一集
苏尔坦过安检时不愿把小刀交出是因为这对于哈萨克族男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小刀有很多用途,它不但小巧而且很实用,所以男人们随身携带小刀渐渐变成一种习惯,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哈萨克男子差不多都有一把小刀。小刀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宰杀牲畜、剥皮、收拾杂碎、修理鞍具、制作木制工艺品、吃肉、吃瓜、打猎等等都离不开小刀。在每天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用上小刀,小刀也成了男人们的装饰品和陪伴品。在哈萨克族男子系的皮带中,专门留有挂小刀的位置。男人们系上这种皮带,显得十分威风。有的哈萨克牧民愿意用一只羊换取一把小刀,可见“沙木沙克”小刀的名气之大。
第二集
秀文责怪凤霞都九点了还不起床,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新疆比内地晚两个小时是有时差的,.当地是走新疆时间的而不是北京时间,冬季差不多八点半九点左右天才亮,夏季的话确实会早一点差不多七点这样子而这也导致了晚上十点太阳还没下山的情况.
在秀文掌管小卖部时人们都不说商品的名字而是起“小鸟烟”“砰砰”的外号,主要是因为他们都认不得汉字或者说不了普通话,其实这一现象在几年前短视频媒体里火过被当地人无奈的吐槽,“我是新疆的,新疆xxx的,新疆话是这样说,电视叫作得西,核酸叫作黑酸,米饭叫作缸盘,冰箱叫作嘣相,矿泉水叫抗全速,方便面叫胖慢慢,口香糖叫婆婆糖”
秀文在要账时问错了人那个阿姨给他酸奶疙瘩吃,给孩子酸的不成样子,因为新疆多生产奶制品,酸奶疙瘩在哈萨克族中是一种特有的食物,其制作方法是将牛、羊奶煮沸后,凉温倒入“沙班”中,加酸奶发酵,每天用木棒槌敲打一阵使其发酵,成酸味很浓的酸奶。继续用木棒槌摊反复敲打沙班,酸奶中油水分离,酥油浮到沙班上端。酥油取尽后,把沙班中的“艾勒开提”倒入大锅熬,蒸发水分,到糊状时将酸奶装入毛线短袋里,水分从袋缝中流出,袋中酸奶就成软状块,掰成碎块晒干,即成酸奶疙瘩。这种食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胆碱,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所以也会很酸,但是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老年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酸奶疙瘩也被称为奶疙瘩,是浓缩、晾干了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大约是1:30。在牧区,牧民收集吃不完的牛羊奶发酵、用粗布口袋滤去水分、切块、放在草席架子上晾干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不易腐败
苏力坦感慨现在时代的变化,鹰不让养枪不让用,他最初是很厉害的猎人。哈萨克族猎手都有一套独特而有趣的训练方法,使鹰成为猎人的最好帮手,而且牧民为了自己的牛羊能吃到丰富草料而去到较偏僻的草原带会遇到野生狼需要猎枪自卫,驯鹰和使用猎枪都是哈萨克族先民的生存之道,当然狼的分布是很少的大家不用担心,但是得有危险意识,之后秀文凤霞恰巧遇到狼是导演提取有狼这一典型事例来引出凤霞丈夫李山骨灰和苏力坦猎枪没交出去的情节。
又提到巴太的名字巴合提别克意思是“幸福的人”,其实哈萨克族起名都是很浪漫美好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比如说我的名字的话是两个词复合合成而来,分别是树荫和花朵,引申出来就是树荫下的花朵,树荫下盛开的花朵耐旱耐荫,不需要多灿烂的阳光和丰富的水源灌溉,激励和希望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满足,看到生活的美好,这也一直是我的处世态度。再比如说我姐姐的名字也是两个词复合而来,分别是白色和麋鹿,结合起来就是白鹿,虽然和某个明星撞名了但是各有各不同的意义,当然我们少数民族汉语名字都是按照哈语读音直译过来的而且自己名字后面还要跟上父亲的名字作为姓,如巴太全名应该是“巴合提别克·苏力坦”这就是大家对于新疆人印象中名字都很长而且很难念的原因
村干部劝说巴太留下来时说游牧民族在你们一代就要消失了,这反映了现代哈萨克族尤其是游牧的一部分人面临的现实问题,之前哈萨克族大部分都在草原放牧是因为深居内陆与外界联系少,都认为自己以及下一代都应根据家族规定到一定年龄继承家业,即放牧.而现在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智能电器的广泛使用,再加上对新疆的开发治理和人口流动迁移等因素导致这群质朴淡薄名利的人们早已不是他们,看到了内地繁华的街道建筑,丰富的物质世界,有趣的人文环境而失去了自己的初心.即没人再想放牧。这里的新一代青年都渐渐“往外跑”试图探索内地那与之截然不同的世界,而对于一直生活在大草原的长辈们来说他们没有受到外部世界的诱惑,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放弃家业离开家乡,孩子不准备放牧时都会强制或者感慨这一现象
在春秋季据点里唯一的回族马春合大家可能没注意,其实现在新疆里回族人口占比是比较多的,他们大多是从宁夏甘肃迁过来的,人口比例仅次于汉族
在给木拉提办周年祭时,出现一种说法就是“在去世的人下葬前所欠的债是要还清的,不然他将不得安息”,其实哈萨克族是很碍面子的又很重感情,上述说法也是为了让死者精神上的体面的沉睡下去不再有所担忧愧疚与执念,这是为下一代安稳生活扫清障碍也是他们诚实的提现.后面因为文秀要账时认错人当众冤枉一个人欠钱,这位无辜的中年人就居然委屈哭泣,这也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再比如托肯的丈夫去世后决定改嫁蒙古人朝戈时长辈和同辈的女人们都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说这很丢人.亲戚怎么看我们类似的话语,其实这也是现在哈萨克族婚姻上无论男女都面对的难题,随着新疆人口外流和迁移人口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是哈族和蒙古族维族通婚现象变多,更多的还是哈族和汉族通婚,对于比较封建传统的而且比较固执,油盐不进的长辈来说这是决不允许的,认为这是对不起我们民族的行为,还有就是觉得这样很丢脸,亲戚们会对此事有所评判和对你令人不舒服的脸色眼色,这就说明你在他心里已经不是那么好的印象了,不管你之前在她心里有多好
第三集
巴太多次提醒文秀不要惊扰踏雪,一方面是因为它前段时间心里留下的阴影,另一方面是因为马本身胆子就是小的容易被大声响所惊动,我觉得这大部分是因为其本是温顺的哺乳动物,再加上每天生活的自然环境就是充盈着婉转的鸟语和牧马人赶牛羊的呦呵声的空旷大草原,不会有很重浑的杂音而习惯了安静.
又多次提到马是哈萨克族最好的朋友,马匹是牧羊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马匹会带着主人驰骋草场也为其疏赶羊群带来了便利,而它的主人也会细心照顾它,把它当作放牧时唯一的朋友与之倾诉交谈,巴太指着文秀对踏雪说是我的心上人得以体现.
大家可能会困惑游牧部落为何要不断转场,这样的传统转场生活已延续近3000年。时至今日,哈萨克牧民每年都要赶着牛羊进行四季转场,春季由冬季牧场转移到夏季牧场,秋天由夏季牧场转移到冬季牧场,也是为了能够草场在牧民们走后可以自行修复,即所谓休养生息,让草场休息一下明年再见.这也是后来凤霞因为张小亮破坏草皮挖虫草而生气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之前他借着送货的借口抛弃凤霞,
只有在夏季的时候夏牧场气温高降水多该草场的牧草翠路但是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干燥,只有冬季牧场气候宜人适合居住,在转场过程中秀文因海拔和长时间在外脸被冻伤了,其实也不排除他不是本地人的原因没有过频繁的经历而导致抗衡能力比其他人弱,巴太贴心的给她涂了羊粪蛋蛋,大家会好奇它为什么比想别的粪便干巴和没有臭味,其实这是因为羊粪蛋蛋指的是小羊羔的粪便,它还没有断奶开始吃草,拉出来的自然是没有臭味的,只有开始吃草了身体分解后排出去的就是有味道的,这侧面体现转场时动物和人的身体状况,这时候不但人是虚弱的,动物们也是,过程非常艰辛,特别是春季夏季转场比秋季要困难许多,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冬羔还是春羔、牛犊还是马驹,经过一段只投喂饲料的时期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价值是远远低于在夏牧场里吃到的草料营养,身体都比较虚弱也不肥,在转场的过程当中,需要人的帮扶和照顾。
不难发现人们总会在蒙古包里吃馕喝茶,对于哈萨克族来说馕既是零食也是主食,一日三餐中早晚两餐都是馕和奶茶,而且吃肉也是普遍的事,在剧中不少拍摄人们用大锅煮肉的镜头,但是唯独没有吃的镜头,该食物是会在重要的一天或者在招待特殊重要的客人时所准备的,也是哈萨克族财产有一半是留给客人的说法,一般是一只小羊或者半个成年羊的肉加上类似宽面的主食放入盘中,人们都会用手来抓着吃,使用筷子勺子等工具被认为是对其的不尊重,其实主要也是因为其他工具实在是不适用于这种食物,虽然现在手抓饭都不直接用手吃因为他广受人们青睐,随着其他民族的尝试为了便利而都开始用勺子吃,只有很少部分家里有长辈的纯正哈萨克才会用手吃,改变这方式根本原因是因为大锅肉的地位比手抓饭高得多
朝戈作为蒙古族能听得懂和会说哈语,这情况也很正常,新疆占比例较大的三种少数民族分别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他们各民族语言虽不同具有差异性,但是也有其关联性,都是互通的,其中哈语和维语相似度是最高的,所以大部分哈族即使是不会说但是也能听懂他们说的什么,相反也是如此,而且比较厉害的有些长辈会及时转换语种,即遇见哈族说哈语遇见维族说维语,而蒙古族被认为他们即会哈语和维语,当然这也是局限在交流经验丰富的长辈一代
提到在哈萨克文化里产生友情或爱情是由于被看见,“我清楚的看见你”是我喜欢你的意思“مەن سەنى جاقسى كورەمىن” ;像这种类似的浪漫的说法也有很多,比如“我爱你”用哈语说是“我亲吻你”“مەن سەنى سۇيەمىن”;“亲爱的”用哈语是“我的生命”“مەنىڭ جانىم”,可见恋人作为另一半是跟生命一样重要的和对于爱情的忠实
提到哈萨克小伙子在十二岁才算长大会参加赛马会,这是因为我们成人礼是在8到12岁期间举行的,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在男孩长到该年龄区间觉得该是时候了就会把把亲戚近岭都叫到一起见证孩子驯服野马成为男人的神圣时刻,期间父亲会协助孩子防止因野马不接受孩子而闹腾把前蹄举起来试图将孩子摔下去,当野马被小男孩的勇敢和坚定决心,野心所征服时,当男孩平稳的坐在野马马背上迎着风驰骋时,就象征着他已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男子汉,而对于新一代生活在县城的哈萨克族也是继承了这传统,只不过是标准方式有所改变,在规定年龄区间内,女孩打了耳洞带上了耳环就会挑个日子叫上亲戚朋友在宴会厅举行成人礼,男孩则是扎包后举行成人礼代表已成年,文秀托肯装扮一番,准备去“托依”这叫法是哈语“ توي ”的直译,“托依”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上述提到的男孩的成人,礼女孩的成人礼和成人的婚礼,统称为“托依”,他们一部分流程是和内地一样的,刚开始进去要进行问候和随礼,之后聊天吃饭,最后跳舞,一直会搞到凌晨三四点,这一天对于主角是非常特殊而重要和开心的一天
第六集
大家可能会发现大多数哈萨克妇女头上都会带着头巾,这是因为妇女们平常也很忙碌,要洗衣做饭带孩子,带头巾是为了生活的方便,头巾是四边形的,从对角线进行对折后形成一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中间部分对着额头将两角在脑后希上结就会把头发全部包住不用担心做饭时会有头发丝掉入,干家务时不会有所妨碍,渐渐变成哈萨克族女人们的装饰品,是勤劳贤惠的象征
第七集
提到古尔邦节来临,人们会举行赛马会叼羊比赛弹唱会,其实这节日是哈萨克族的新年,和中国的春节是一个概念,同一种地位,也是按农历走的,比如今年的话是在六月举行,新疆的大部分学校都会放放假作为少数民族对其特殊节日的庆祝,和广西“三月三”一个意思
牧民传统的“冬宰”季节,每到这时牧民们都会举办传统体育竞技比赛。最受欢迎的是“叼羊”比赛,参赛选手要将羊羔先宰杀、处理好后纷纷坐上马背相互传递或从对方手中抢过来,扔上对方的“叼羊架”,还得不掉落,才算获胜。是哈萨克巴郎子们的快乐源泉
赛马会中参赛的马会得到最好的呵护。他们认为一匹赛马能否夺魁,关键看驯马是否得当,为此过去哈萨克人中有专职的相马人和驯马人他们挑选和训练的赛马是最好最棒的。跟现代赛马不一样的是,哈萨克族骑手多为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而且赛马的鞍具轻巧,马鬓和马尾,总是点缀着美丽的布条,布条与马尾辫起来或绑扎在一起。其实那是标记,好让大家看清楚这是谁的马,孩子们穿着各色的衣服,好像蝴蝶在风中飞过。赛马的赛程一般长20-30千米。有跑直线的也有在草地跑圆圈的。赛前总是有老人们领着参赛的孩子到起跑点去。一声令下,骏马们犹如离弦的箭冲出去。机灵的小骑手们伏在马背上一面催马飞驰,一面小心替马擦拭眼前的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会影响到奔跑速度。
弹唱会就是人们会独唱、对唱、合唱,。除传统曲目外,还往往即兴编词,歌唱赞美草原生活、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其中弹唱时间最长、口才流利、声音嘹亮、最吸引听众者为优胜,备受人们尊敬。并且听的人们会不由得跳起舞来,很朴素且快乐
经过我的讲解希望大家都能对哈萨克族有更深的了解,人们也很热情和友好,不要有所犹豫,想和谁去就去,去大草原 仿佛离天空很近伸手就能抓到云,看如同水晶一般的湖泊,水墨画里才会有的万马奔腾,当然,因为这里是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