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其实也可以叫作《日常中的文学家》,受两千年儒家思想影响,大众对于知识分子,尤其文学家,常抱有“仰视”的态度,心理地位的落差营造出神秘感,而这部纪录片的价值意义就在于,通过影像的方式,拉进读者观众与文学家之间的距离,通过朋友的视角看作家,体味最真切的根植于祖国大地的情感。
文学家的作品也许接地气,但文学家本人通常在百姓眼里永远都是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存在。这源于对文化的崇拜,能够用匠心优雅书写表达的人,自古来自权贵阶级,几千年来饱读诗书又会写文章的人作为“仕子”,都会受到普通老百姓极大的推崇,我觉得可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学家们,有学识、有思想、有作品。永远是被研究被学习的对象。
就比如我们都绞尽脑汁地研究鲁迅,把他写的每句话,里里外外分析个遍试图揭示背后的含义,虽然是有些是开玩笑,但是也能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心态,“文学家的一句话可能包含更多的哲理”,更多的教育意义是值得大众学习。
孔子之所以称为圣人,圣人的概念就是区别于普通大众,没有物欲横飞的贪念,没有世俗的喜怒哀乐,士大夫阶级,知识分子阶级,也就沿袭了这种清高的姿态,以树立自己道德人格上的特殊性。但是《文学的日常》(第二季)这部纪录片的优点就在于通过现代化的影像形式。将观众带入作家的日常生活。像朋友一样跟随作家的脚步,游荡于属于作家自己生存的土地,体味作家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这种巨大的感官冲击,是无法通过文字体会的。
文字是修饰过的语言,也是修饰过的意境。再“乡土”的作家写出来的书也是艺术加工后的文学作品,有艺术性。而影像视频的纪录片,直接可以让观众走进文学家本人的生活。就像法国作家蒙田在《随笔集》中,朴实的说道:“任何漂亮的描绘,都会在朴实无华的真实面前黯然失色。”我们在阅读文学家作品的时候,脑海中会营造出各种各样配合文章的画面。但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会有一种冲击感,冲击感并不是来自于文学家们的超然或者高高在上的与众不同。而是来自于朴实。
所有的文学艺术根源都来自于生活,而生活,又是那么的真实。文学家们也跟普罗大众一样,或者有悲惨的童年或者有压抑的人生阶段。纪录片里,刘亮程在新疆,看到路边放羊的老汉,也会上前攀谈两句,问问放的是公羊还是母羊;云南建水的于坚,走到古井旁边也会抄起水桶饮上几口;沈阳的双雪涛小时候也看《读者》《故事会》从中找写作文的好句子。。。文学家的日常,就是这么接地气。影像无疑拉近了读者与作家之间的距离,原汁原味地将读者拉进到作家生存的空间与时间当中。这种融为一体的感受,作为艺术的另一种还原,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不做作。看完《文学的日常》(第二季)再去读文学家们的作品,会有别一番滋味。
在讨论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无论是评论家或者是普通读者,都会有两种判断。
一种判断是认为作家与作品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这种想法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在探讨《红楼梦》的时候,红学家就会刨根问底地发掘研究曹雪芹本人的成长经历,试图探寻出“为何他如此写?”、故事是否在映射曹雪芹本人的人生经历等等。
第二种判断是认为作家与作品之间是毫无关系的。一个人的本质、人生阅历是可以与他的作品完全割裂开来的,就像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行为是受无意识支配的,而不是由理性支配的,所有的人都会像孩子一样天真的为同一件事时而哭时而笑,人心中有许多不同的冲动,有时这种冲动占据优势,有时另一种冲动占据优势,所以人性的一个普遍弱点是变化无常。”而作家与自己的作品之间也可以是完全割裂的。
在此之前我基本上是属于持有第二种判断的读者。我认为人性是复杂的。是旁观者无法仅仅通过作者过去的一两件事去定义的。就像通过属相和星座推测性格一样不靠谱。你不能说西北作家的作品就一定是豪放的,也不能说江南的作家就一定是婉约的;你不能说一个写聊斋的作家就见过鬼,你也不能说一个写三体的作家就上过太空。。。
在看了《文学的日常》(第2季)这部纪录片之后,我仿佛明白了导演的用意。他并非肤浅的想证明这两种判断其中之一的立场。就像纪录片里作家说的那句话一样:“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书里那样写,而家庭中那些苦难的东西一点儿也没写进书里,通过这本书的写作,成功的修改了我的童年,文学写作其实给作家提供了一个重返童年,去再经受一遍人生的这样一个机会,当你在回忆中回到那个时间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被你忘掉的东西,你会重新理解生活。。。他理解了那些苦难,理解了那些可以放下的东西,他拿起了他认为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