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最后女儿为父亲破地狱的画面。配乐真好啊,结尾听哭了。
  传统道教丧礼仪式,寓意令亡者得到度脱超生。香港殡仪一文一武,文是殡仪经纪,武是南无师傅。婚礼和丧礼,真的只是一场表演吗。
  “活人的感受最重要。”丧礼的意义,是为了死者,还是为了活着的人?执着于固定仪式是否符合死者家属的意愿。倘若冥界地府或者投胎转世根本不存在,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必须违背家属的意愿“送他走”的意义何在,是为了让活着的人学会放下吗。人类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不公平,如果没有死后世界,未免有些残忍,反正作为活人永远看不到那个世界,不如就相信其存在吧。
  “活人也需要破地狱的,有时候人活着就如在地狱。”或许地狱可以广义理解成人面对的难题与困境,片中展现了几层活人需要破的“地狱”。
  (1)关于仪式文化,遵循传统还是改变创新,传统规训与个人意愿之间的矛盾。人的认知观念难以被改变,门外汉与内行人观点冲突,年轻一辈与老一辈的思想差异。
  仪式是精神内核的载体,内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文化,更重要的不是外表形式而在于内里实质。即使相互不理解,也应有尊重之心。当外在形式僵化,与具体人的意愿相违背,精神实质就无法好好表达,所以需要与时俱进。
  难的是老一辈故步自封无法接受任何变化,年轻一辈认为传统做法迂腐却又做不出更好的改良。门外汉与内行人的矛盾亦是同理,专业者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为傲,轻视外行人的看法,门外汉意见得不到采取,看不惯专业者高高在上的姿态。新旧博弈的问题永恒存在,不仅仅在于丧礼仪式文化,而存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作为人,需要不断寻找破这层地狱的方法。
  (2)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与歧视,给同性恋群体制造地狱般的困境。生前爱恋无法让身边的人接受,就连想见爱人最后一面也被阻拦。有情人从此阴阳两相隔,最后克制一吻的告别令人动容。
  (3)利息驱动与本心驱动的差异与矛盾,或许能延伸到梦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个世界最令人难受的是‘穷’。”人活在世上,总会不得已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疫情对经济的沉重打击,影响许多人执业的心态,然而就算没有疫情的影响,该矛盾始终客观存在。
  (4)个体多层身份之地狱。当原生家庭与婚姻家庭无法完美兼顾,如何做取舍?儿子责任与父亲责任的矛盾。选择给自己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生活,难以同时承担照顾父亲的重任,这算是自私吗,只是父亲与儿子在心里的优先级顺序不同吧。
  (5)被男权社会规训的女性,处在性别歧视之地狱。南无师傅传男不传女,女人因为会来月经被认定为污秽。女人与男人之间的矛盾,父亲对待儿子与女儿的不平等,社会习俗对女人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