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看片两场电影之间空出来的时间看的,因为很多朋友都推荐它很好看,看完之后我也真的很喜欢。

从影片最开始一直到影片中间我都以为郑老师是哥哥长大后。因为影片开始的镜头让人以为是哥哥自杀,但是又露出头说着自己要考上港大。让我以为这个片子不会这么直接地锋利地表现儿童自杀,这真的太残忍了。所以在开始看到中间我一直在对应年少时的经历让这个老师怎么在长大受到影响。例如他的长相“双眼皮”特征、想当个老师、同年不幸的他不敢要孩子不敢当爸爸……甚至剪辑的点也有意的将他和小杰剪到一起。我觉得这也是全片最大的泪点。甚至当有杰爬上天台出现影片开头的一幕时我还是不相信他会自杀,直到看到了那张遗像。才给观众巨大的震撼和反转。

影片主要聚焦在家庭暴力、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升学压力……但其实我感觉深层次讲的是东亚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打击和伴随一生的影响。看到这个片子不知道为什么我会产生深深的共鸣。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亲会在孩子长大后幡然醒悟,他们变得那么和蔼让孩子根本不敢去表达自己原先对他们的“恨”。

我觉得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很丰满,很悲哀。

首先是有杰。最简单的最直白最伤痛。从小被父亲殴打,母亲和哥哥对他的漠视都成了家庭暴力的帮凶。他总被拿来和弟弟比较,但是又要强装自己会变好的,唯一对他好的钢琴老师也因为他钢琴练不好被父母解雇。每天只能扮演玩偶自言自语。如果单纯这样的恶会使一个男孩崩溃,但不会让他想伪装自己,并且一次次说着“自己考了第十五会如何如何……”。畸形的是父母对他是有爱的,他也能感受到。他们会一起去旅游,父母对他的要求只是成绩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这让他痛苦。我看网上有一个删减片段是父亲打了他,以往漠视的母亲在为他上药。他是能在痛苦中发掘爱意的,很畸形的爱也让他以为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问题。

有俊这个人物感觉是整个片子最后最可怜的。小时候对于哥哥的忽视。因为自己的“聪明”父母的偏爱而压抑自己的内心。家人对他的呵护反倒是他成长中不能直接爆发出来的理由。每次面对家人拿他和哥哥去比较的时候永远得出来的结论是他比哥哥优秀的多。而他为了去维护好自己的优秀人设就要更努力的去学习,并且在长时间和哥哥的比较中大人将自己对于“优秀”的观念投射给了孩子,导致有俊看不起哥哥,哥哥进一步被整个家庭漠视。

母亲是整个家庭维系的纽带。她在地位上是附庸着父亲的,她既要面对父亲的大骂也要忍受孩子的留级等等生活琐事。她也是无奈且悲哀的。感觉很多时候她对有杰的漠视一部分也是为了和父亲站队。在面对孩子的自杀之后她选择了毅然决然地离开。她时而冷漠时而温柔热情时而懦弱时而坚强。感觉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很复杂的一个女性形象,真的很像我的妈妈。

父亲的人物多样性其实是在他年老之后体现的。在有杰小时候的时间线更多呈现的是他单方面的喜爱弟弟、对有杰和妻子态度恶劣、好面子的成功人士。但是老了之后的弱不禁风和对有俊的卑微、佝偻着身子……很难让人代入之前呈现的“家暴男”形象。在前面所有人都对他产生恨的时候,导演又呈现了他行将就木时的脆弱的一面,让人激起怜悯之心。父亲也是复杂的。因为他儿时被殴打长大导致他以为这就是正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他就是有杰,他也以为有杰会成为他,只需要通过自己从小的教育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罪恶的一面也有可怜的一面。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共情的。看到有杰让无数个东亚家庭的孩子长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