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与女性处境无关的电影。奥匈帝国出生的导演战后赴法国拍摄的影片,有太多可以考究的细节。
总体来讲,结构上的循环确是摄影技巧上的重要部分,感谢映后谈雷老师的指出。三者的核心为Madame de…,循环的主体也是她。从房间出现-教堂-外出-归家-外出-教堂-死亡。三者各据旋转门的一间,而视角各不相同。
回溯细节,首先,镜子的多处出现我想是有其意涵的。开片时女主在镜中注视自己,她被限于镜子的一方天地中被示众,一方面是社会的规则,另一方面是社会凝视的视角。出门前对镜子的一再确认亦是如此,重申社会对其的束缚森严。以及Louise与将军对话时始终悬挂在上方的那幅出现了无数次的伯爵像,让我不禁联想到《燃烧女子的肖像》中那从未出现却无处不在的男性——以及那幅墙上的画像。
其次,女性与宗教的关系究竟如何?在日本同时期电影《永恒的乳房》中,女性是被属于男性的宗教拒之门外的。在该部电影中,宗教是Louise少有的依靠,但也只有在最无助时才会向其寻求世俗的、有用的帮助。但谁又是虔诚的呢?总觉有种对宗教的戏谑。Louise,教堂内祈祷却不时盯着Louise看的无名男性,只负责收钱的修女,毫无意义的祷告……可谓是对信教者、神职人员乃至全能神本身的全方位抨击。
再次,反复的技法?我不懂短、中、长镜头的切换在本部电影中有何深意(除了美学构图外),但我认为反复中有太多提醒观众重视之处。
1)首次上珠宝商店的旋转楼梯,我认为是在借此展现店铺整体情况,并与同样多次出现的伯爵宅邸气派大楼梯形成对照。店铺楼梯占地极小说明店铺并非十分高档,或至少熟练上去的男女主实则常来此地。若为前者,则又一方面借店主对耳环的珍视突出其珍贵,另一方面反映相较之下多次买入耳环对伯爵而言易如反掌,只是将经济地位化为对夫人的无形枷锁罢了。无需付出情感,只需付出对自己而言最不值一提的金钱便可换得表面光鲜的婚姻家庭并借以维持对自己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
2)再者,店主多次喊儿子取物,固然有喜剧效果的考量,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无处不在的控制与驯服。我不禁在想,在父-子这段女性缺席的关系讲述中二者的相处模式尚且如此,那为我们看不见的、被作为妻子与母亲存在的女性家庭地位又如何呢?
3)伯爵为了一双对自己而言并不难得到的耳环多次出入大门,也侧面反映了他看重的不是钱更不是Louise,而是他在上流社会中赖以生存的脸面。
最后,影片最有趣之处我想是关于将国家联盟喻为婚姻的演讲。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对一位成熟的导演而言,影片任何一处都是无法被删去的,尤其是那些表面上与内容毫无关联的部分。这样看来,能否把三位主角想象成三个国家间欺骗与背叛的故事呢?我想,这也不失为一种妙趣横生的解读视角。(联想到那个时代时常有文学批评家将纳博科夫《Lolita》解读为年轻美国对年长欧洲的引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