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蒂约翰尼,同事为救他掉下去,因此患畏高症,辞去警察工作。曾与米治订婚。
加文厄尔斯特,委托斯科蒂跟踪自己的妻子玛德琳,怀疑她被死人附身,常常发呆乱走,去金门公园湖边坐着一动不动。斯科蒂跟踪,看到她买花来到卡洛塔坟墓前悼念,看她去看画,画里拿着花的金发女人与她样貌相似,是卡洛塔维特的画像。跟到旅馆突然跟丢。
听闻卡洛塔是玛德琳的曾祖母,曾经有个有权有势男人看上卡洛塔,为她建大屋,旅馆曾是卡洛塔的房子。两人有一个孩子。后来男人抢了孩子抛弃卡洛塔,卡洛塔衣衫褴褛地到街上去找孩子,最后自杀。据说是玛德琳母亲临终前说的,玛德琳的祖母也是发疯自杀。
斯科蒂跟着玛德琳来到海边,看她撒花入海,然后跳下了下去。斯科蒂将她救上来,两人竟相互爱上对方。玛德琳仿佛抓救命稻草似的迷恋斯科蒂,而斯科蒂也好似迷恋着玛德琳那种非你不可的依赖感。
玛德琳跑上教堂高楼,从窗户跳了下去。斯科蒂看见女人的身影掉下去,因畏高症没能及时追上她,陷入深深的自责。真的仅仅因为畏高症吗,玛德琳与他之间不被允许的爱恋,也让他的良心受谴责。
玛德琳死后,约翰梦到自己坠楼,空着给自己的坟墓,灵魂如同跟随她一起死去。在旅馆意外遇到与玛德琳长相相似的朱迪巴顿。实则是朱迪参与厄尔斯特杀妻计划,伪装成玛德琳欺骗斯科蒂。昏迷中被厄尔斯特扔下楼去的女人才是真正的玛德琳。
爬楼时向下望触发恐高症,变焦镜头展现斯科蒂的心理恐惧。
斯科蒂,被利用成为共犯,帮骗子和杀手凶手害死一个无辜的女人,自己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犯人,换作是谁得知这样的真相都不好受吧,更何况曾经当过警察的他。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推导出来的结论。如果信息全部来自于厄尔斯特,或许斯科蒂不会相信死人附身那种话,但一路跟踪下来,看到朱迪伪装的玛德琳各种古怪行为,就算不信附身,也多半会相信她真的有精神病。再加上斯科蒂对朱迪动了真心,带了感情滤镜看事情,更加难以分辨真伪了。
不要试图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替身。米治作画将卡洛塔替换成自己,朱迪为了得到斯科蒂自愿成为玛德琳的替身,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终究会露馅。真是讽刺,明明约翰爱的玛德琳就是朱迪伪装的玛德琳啊,却在斯科蒂为她作玛德琳的替身打扮时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这是建立在错误之上的禁忌之爱,无法被老天爷成全,似乎也情有可原。朱迪最后看到修女的黑暗身影意外坠楼,仿佛受到天罚似的,令人唏嘘。
迷魂记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基丁老师,很独特的上课方式,令学生们撕书,教育他们成为自由思想者。上个课像施魔法似的,好好玩。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者,死亡诗人。他说,“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也将永远如此。”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 ...
蓝宇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了,也就是要散了。”真的好喜欢这部的镜头语言,拍得好好。几处跳接想到了《精疲力尽》。La Vie en Rose(唱起来了hh)。 始于一场性交易的缘分,两人相识相爱。居然真露了这是我万万没想 ...
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有没有可能一切全是梦?年少时的回忆,或喜或悲,皆是弥足珍贵的。梦是现实记忆元素杂糅重组,也是人心执念的隐晦反映。看伯格曼大师的作品,总有种无法用言语完美表达心中所想的憋屈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尽可能地记录一些零 ...
大受震撼。不敢说自己看懂,只能胡乱感悟。 开头钉子刺穿手心,躺着的老人突然睁眼。戴眼镜的小男孩,手伸向前抚摸一张大脸,由模糊转为清晰,结尾再变得模糊。可以是小时候的阿尔玛,精神创伤与童年经历相互关联;也可以指伊丽莎白所憎恨的孩 ...
大人们不会承认自己的教育出问题,只会怪罪于孩子本性恶劣。没有一个大人真心考虑过安托万的感受,却无一例外视他为麻烦恶童。教育与管制,似乎成了一种刻板拘束、冷漠无情的程序流程。 关于安托万的家庭,起初以为是再正常不过的有悲有欢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