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0

整体挑不出什么毛病,一开始就被冷峻的色调、稳健的镜头语言以及平稳的叙事吸引。非说问题可能还是来自于角色:母亲、姐姐这一派有点标签化,女主本身的人物层次实际上也并不深,她所展现的更多还是对梦想不懈且有点惯性地追逐,其本身的心理状态并未太多提及。

但这些都是鸡蛋里挑骨头,终究这是一部商业类型片,人物的取舍也是为了叙事通畅。

剧情更不必多说。看惯了美式励志的我差点以为这又是一个《勇士》一样的故事(并非贬低勇士,相反它是一部各个方面都近似完美的商业片)。看电影时我天真地想:这个故事最差的结局就是女主输掉比赛失去荣誉➕教练意外去世,我甚至还期待着一出女徒弟借代女儿借此完成教练家庭和解与救赎的戏码。然而我忘记了导演是东木,或者说我尚未认识到东木的冷峻甚至冷酷。我低估了剧情的走向,高估了我的格局。没有这样一个反高潮的故事走向与结局,影片就不会这么成功(尤其是在2004年)。没有我看过无数商业片形成的思维定势与无端猜疑,我也不会在后半段如此痛苦。

上一次我看完一部电影无话可说久久无法抽离情绪还是维伦纽瓦的《焦土之城》,看了一下时间,大致刚好是一年之前。如果仅从这一点两相对比,《百万美元宝贝》似乎还是个不错的结局:教练将女主视为骨肉,情感得到了寄托;他帮助女主安乐死,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女主始终在追逐梦想,人生最后认清了家人,有尊严地主宰生命……这或许算致郁,但算不上绝望,我如是安慰自己。

“不是所有故事都有好的结局”这话与其形容电影还不如形容生活。我不认为有多少人能够真心喜欢这样的剧情,电影作为一种脱胎于娱乐的产物,观众终究是青睐快乐结局的。

实际上真的不用强行自我安慰什么“她已经赢得了人生”“她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这才是真实的励志”“这才贴近生活”,除非你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就平静地接受一个到达顶点然后灰飞烟灭的故事,接受东木大爷和编剧故意营造的这样一个究极反高潮情节,然后关掉电影,继续自己未必成功也未必失败的生活。

电影只是电影,它若能激励你甚至成为你前进的动力那也只是因为你,而不是电影。电影作为一个大致两小时的视频,它就在这里。没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旅途,没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情节,没那么历尽千帆的欣慰,没那么多你其实根本不可能感同身受的“共鸣”,更没太多生编硬造的艺术色彩,一切都取决于你,你的生活只是需要一个切口,而此刻它刚好是电影,仅此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成为我的生命。倘若太看重电影,不断纠结其精神,或沉湎于某种情绪中无法自拔,我们便终究只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