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这部电影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卡夫卡这个人。
弗兰兹·卡夫卡,世界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变形记》、《城堡》、《审判》,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卡夫卡内心中的孤立与焦虑体现出来,因原生家庭所体会到的人生的不满也在创作中探求着属于自我的意义。
而这部电影便正是糅合了《城堡》与《审判》的作品。
《城堡》的精神内核在于对官僚主义和权力结构的批判,以及对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孤立无援、寻求认同和存在价值的反思。用K的视角去经历、去展现个体与社会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个体在这种体制下的异化和无力感。
而《审判》则是对于法律和司法系统的荒诞性,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无力感和绝望的探讨。用K的经历,去揭示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庞大、不透明、以及不可理喻的权力机构时的困境,以及个体寻求自由和公正时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
这两部作品都在体现卡夫卡对于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存在状态以及对于权力关系的批判,这与这部电影的一方面是吻合的,而故事的行进方式也与卡夫卡的拿手进行方式相符。既,主人公的遭遇越是不寻常,故事便越显得自然而然,它正符合人生的庞杂性与此人借以承担此种生活的质朴性之间的明显差距。
在卡夫卡的文学作品中,他喜欢将人的境遇与经受表现为一种基本的荒诞和表现为一种严峻的伟大。两者天然地同时发生。两者表现为可笑的分裂,把我们心灵的无限性同暂时的肉体的欢乐分裂开来。但荒诞的是,心灵竟然属于一个肉体,它原本超出后者不知多么远。谁要表现这种荒诞性,必须使它在平行的对立面的运动中活跃起来。而卡夫卡就是这样用普通事物表现悲剧,用逻辑性表现荒诞的。
他用自然性与非常性之间、个性与普遍性之间、悲剧性与日常性之间、荒诞性与逻辑性之间的这种持续不断的抵消作用,这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并赋予故事反响与意义。
而电影《卡夫卡》也是一部这样的作品,电影四分之三的状态都处于黑白画面,这里所应证的是外核现实,也是真正的卡夫卡本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人生的异化与疏离的侧写。
而只占四分之一镜头的彩色画面则代表的是所谓的内核真相,是他对自己在外核现实内所遭受的一切不过是一个无法由单人对抗的权力机关所施加的荒谬的觉醒,也暗示着他对外核现实的新认知。
观众是否了解卡夫卡我不清楚,但电影的导演一定是清楚的认知到了卡夫卡的内心境遇与他在书中所描写的自我,才能将这部电影侧写的如此完美。
其次是存在主义
其实,卡夫卡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并且与存在主义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卡夫卡本人并未直接标识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但他的作品经常探讨存在主义的核心主题,如个人的孤立、自由意志、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以及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索。
这是存在主义文学最深切的主题,《城堡》与《审判》便是两部带有极强存在主义精神的作品,而脱胎于这两部作品的《卡夫卡》则将这种精神完美融合。
前期漠然存活的卡夫卡结尾将写作当成毕生意义、平民的生命受限于城堡代表的社会结构所突显的自由与限制的张力、卡夫卡独自面对彩色的世界充满非理性和荒谬姿态的无力和异化,这些都是存在主义的核心。
黑白的是躯壳,在找寻到了自我意义后,灵魂恢复色彩。但灵魂的色彩,又很快便被深刻且非理性的政治漩涡侵袭,却又岿然不动。就像一叶扁舟在无意义的宇宙浪潮中扬起意义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