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作为商业片,属于是无功无过的水平,本片最大的好处在于特殊题材的影片定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给我们普通人传达了聋哑群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诸多不便,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影片的缺点非常明显,结构化的剧情、合家欢的结尾、不够细腻的情感,我能感觉出导演的苦心和用力,但很难将法律的严谨与情感的细腻作一个平衡,在庄严的法庭上煽情、该处理好情感的地方却心有力而余不足,类似《第二十条》,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很难两全其美。
但本片比较戳中我的在于两个部分,一是电影的艺术表现上,有关于聋哑人群的一些镜头、音乐等,比如聋哑人遇到不公时,不能说话,只能打着别人不懂的手语;聋哑人的听觉实录,他们能听到的,就像是一丝丝白噪音,他们能感受到你在说些什么,但是听不清,这种无力与窒息,深受感触;最讽刺的是,影片中的金融公司,每次举行活动,骗聋哑人的钱,都要放着《感恩的心》的背景音乐,即便他们听不见,或许,这就是他们的自我安慰罢了。
另一个部分在于“迹”与“心”的探讨,影片中李律师与汤律师的对比,前者前期是“论迹不论心”的极端表现,后面逐渐“心迹背离”,最后达到“心迹合一”;而汤律作为对照,影片中始终“心迹合一”,也是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对照。在此,我就想到有句话讲,“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相对应的就有“如果我伪善一辈子呢?”。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也很难硬要选出一个来。对于古人所言,孔子既看行为“听其言而观其行”,也察动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强调知行合一。中国传统其实主张“迹心并举”。这对我们自己为人处事也有不少启发,在对应对象上,对他人我们可以多论迹少究心,保持宽容与务实;对于我们自己,既检视行为结果,也反思初心动机。
支持为残障群体发声!让我们也能了解他们的现实困境,加油!
君子论迹不论心?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所谓青春
《情书》是一部关于青春与青涩的爱恋的片子,虽然作为30年前的片子,在2025年重映的他情节略显老套,但也并不妨碍我被本片中“极致的暗恋”所震撼,或许我还年轻,会被美好的青春所打动;也或许我只是不愿长大,要通过羡慕别人美好的青春彰显自 ...
人与自然?人与人?
一贯的宫崎骏的画风、作风,继上次看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之后,有点害怕这种意象过多的感觉,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没有核心清晰的主干线,便有可能产生出指数级别的哈姆雷特(也有可能只是自己认知不够?)。而《幽灵公 ...
何为好的教育?
3.5分左右吧,这部电影其实我是奔着喜剧片去看的,但是呢,感觉上并没有多少逗笑我的地方,更多的,则是引起我的思考,可以说是讽刺喜剧,有些人甚至说中式教育恐怖片,其实都不无道理。你可以选择哈哈大笑无脑的跟着剧情笑两个小时,也可以代入电 ...
双向中的单向
好久好久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了,其实整部片子给我留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静、缓、柔,好似一个老者再跟你娓娓道来的讲述着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一般,平静但深刻,好像听故事一样,细水长流的就把电影给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不突兀夸张,留下现实的骨感 ...
所谓成长
看完2之后又重温了1代,没想到已经时隔9年之久了,不知道他后面还有没有3代了,但不管怎样,这个系列我也是来来回回的看,算是童年的一个缩影,即便现在是个大学生了,依然还是很爱看哈哈哈哈哈。我自己感觉呢,一代和二代最大的区别在于落脚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