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的第一章中,作者自称为以实马利,他住在海边的一个小镇,与一个叫魁魁格的男人同床共枕。作者和魁魁格去了教堂,后来登上了一艘名叫由一个叫亚哈的海盗开的船。他只有一条腿,还雄心勃勃地想要猎杀一头名叫莫比迪克的鲸,它浑身雪白。在这本书中,海盗亚哈经历了重重困难,他的一生都在围绕着杀死那头鲸鱼而展开,我认为这很悲哀,因为鲸鱼没有任何感情,他只是个可怜的庞然大物,我也为亚哈感到难过,因为他觉得只要他杀死了那头鲸鱼,他的生活就会有所好转,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这一切于事无补。这本书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
查理在反思中睡去。
查理在反思什么呢?也许查理一直反思自己不应该在女儿八岁时抛弃她离开。剧中查理无数次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女儿的赞美:她都忘了她自己有多棒;你很棒;你的文章很棒......可是,他还是无情地抛下了自己的女儿,让女儿因为缺爱而成为了一个问题少女。艾丽毫无疑问是个天才,她总是能记得所有事。所以即使是面对艾丽对自己地狱笑话般的人生攻击,查理也大喜过望,告诉玛丽:“你知道她有多棒吗。”
查理为了有个孩子和玛丽结婚。后来遇到了让他爱的男人,抛妻弃女和他在一起。之后这个男人拒绝进食最终自杀,而此刻的查理正因过度肥胖而即将死去。如果查理有机会,会在意识到自己与艾伦的将来会因世俗不容的爱所带来的灾难而后悔吗?我认为是不会的,就像王尔德在《自深深处》里面写到:“爱的目的是去爱。”爱是上帝都不能阻止的事。托马斯认为是艾伦为了肉体和查理在一起而精神上死去所以痛苦,但是查理认为他们是因为爱而爱,无关上帝。所以艾伦因信仰而痛苦死去,查理也因艾伦的死而死。
查理的一生是如此的可怜的,如同庞然大物的鲸鱼一样。但他比可悲更可悲,因为鲸鱼是没有感情的。查理一遍又一遍说着“Sorry”,对谁都是一副可怜样,当玛丽呛他是否是因为为了孩子才跟她在一起时也只能回答“Mary,please”。而自己也在每一次因脂肪堆积而发出鲸鱼般低沉的喘息中痛苦,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伤害过太多亲近的人。
查理的一生又是乐观的,就像他对玛丽说“你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主义者,只是努力平衡一下我们两个。”当玛丽告诉查理是因为不希望女儿伤害到他时说:“她很糟糕”,查理坚信“她会关心身边的人。”
即使是女儿随手写的“This apartment smells. This notebook is retarded.I hate everyone.”查理也会掰着手指数着音韵,因为他清楚他的女儿是个天才。
“当我读到这些只描写鲸鱼的无聊篇章时,我感到最悲伤,因为我知道,作者只想让我们从他的悲惨故事中解救出来,得到片刻的救赎”
在影片临近结尾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句话如《圣经》对教徒的救赎一般一次次拯救查理,因为“这篇文章就是你。”艾丽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课堂上随手一写的论文,成为了这个肥胖的、病态的、又深爱自己女儿的父亲的诺亚方舟。
艾丽嘴上说着“我讨厌所有人。”可当别人深处困境时又总会伸出援手。托马斯坚持认为自己是因为拯救查理而恰巧出现在查理门口的,可实际上是艾丽为了拯救他所以他恰巧出现在查理门前的。艾丽为他指引了回家的路。就像查理说的:“人们无法不关心别人。”
影片的结尾,艾丽站在门口,窗外金灿的阳光从她身后打来,站在和圣母玛利亚在画框中的位置一模一样,而查理就是被光照耀的人。
在查理最后的请求中,艾丽最后一次将她在八年级写下的论文读给查理,也是最后一次读给我们观众听:“在这个伟大的作品《白鲸》中......”
查理在艾丽这无数次拯救自己的内容中又一次被拯救了:他摇晃着站了起来,颤巍得像一座巨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搁浅的白鲸向海中挪动着身体那样走向了艾丽。
同时艾丽也接近了查理,说出了本部电影最后的台词:“and then it made me feel glad for my ... dad.”
查理双脚浮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他们曾在某个海滩度假的日子,艾丽玩着沙子,玛丽晒着太阳,而查理站在起伏的潮水中。此时的查理绝不会想到,多年以后,在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也将如搁浅的白鲸一样,挣扎在起伏的潮水中,然后死去。
然后,影片在鲸爆般戛然而止。
毫无疑问,《鲸》是一部充满zzzq的电影:肥胖、同性、问题少女。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查理在临终前想要艾丽明白她曾是个多么棒的人,艾丽将托马斯从恐惧中解脱了出来,利兹通过照料查理来缅怀自己的哥哥......其他人说查理是自私的,完全没问题。可这部电影中查理只是可怜的、即将死去的、想要拯救女儿以弥补自己内心某些空缺的、追求真诚的300磅的病人与父亲。他很可怜,但不值得同情。
最后,我想谈到:真诚。这也是查理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亲人都在反复强调的。查理信奉真诚,却又无时无刻不被真诚伤害,同时又伤害别人——无论是之前关心查理的丹看到查理真人后的逃窜,还是查理在最后一节网课上打开摄像头后学生们各自的反应。似乎真诚于查理而言就是伤害。可是查理在教导他学生们时告诉他们“只有真诚才能使你的论点加深。”查理从见到女儿艾丽的第一眼就说:“你很美。”“你很棒。”即使是玛丽和他争论说他们的女儿是“evil”时,查理仍然坚持“That is not evil.”直到最后,即使说哈对于查理已经是一种痛苦,他也反复对艾丽强调:“你很棒。”也正是这份真诚,查理完成了自我救赎,在那么虚弱时上帝赐予了他站起来走向艾丽的力量。人真的太奇妙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不过在前段时间我正陷入一场黑暗的漩涡中,在这漩涡丽光与空气都被这黑洞般的涡流吞噬。我感觉我的毛发正被连根扯断,手在萎缩,腿脚随着海水起伏。我那时没有意识到我正在成为一只鲸——海洋里的异类。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成为海洋里的一部分,可事实是很少有人能摆脱海洋。海水不断涌入我的眼睛,我看不见前面,我上不去岸了,我很伤心,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记得我被冲下去的那一天,我的木船在大海中央,既看不见出航的港口,也看不见目标的海岸。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是在自我欺骗中存在,把过去的拿来欺骗将来的我,于是我一下子头晕目眩,风和日丽的海面也一下子雷雨交加,当我醒来时,身上作为陆地生物的特征消失了,除了肺。此刻我终于意识到鱼就是鱼,从出生以来就是鱼,尽管长时间自我欺骗让我忘记了这个事实,可当意识落到这所谓的,也就是他们说的命时,无论在哪里都会落回海洋——这也是绝大部分生物的宿命。我憋在海水里似乎默认了这一结果,可当我尝试按其他鱼那样呼吸时,我居然被呛着了!鱼会被憋死在海水里吗?所以我不是鱼!我在岸上太久,已经进化出了肺!有肺也就意味着我能呼吸空气,换句话讲我能上岸。我带着这样的谬论前进着。脑子里传来了鹿的叫声?为什么是鹿?随即,我看到是在前面,不,好像是后面,不对,我分不清是在我身前还是身后或是在我旁边出现了一头鹿。她不是一头鹿,后来我才想明白,只不过她有着小鹿犊子刚出生时的富有生气的眼睛。我终于想起来我是带着怎样的目的出海的了:有个拥有比猫头鹰还大的眼睛,顶着鹿一样机灵的鼻子的女人对我说过:“你不该和他们一样待在这里,你为什么不去那边呢。”我望向她指的方向,那是无边海洋里的一个点,比夜晚的星星还要小。“我为什么要过去?”我对她的话不解。“你要过去,”她眯着眼睛笑着,“你一定会过去的,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我还是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过去。”我看着她像是看着天使,而她轻抬睫毛洒出几滴阳光:“因为上帝赐予了你肺,你要明白,上帝在给鸟儿翅膀时不是为了让他跑得过野马,所以这是上帝的旨意。”当时的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才想通我的诅咒是从那时起的。
《鲸》给了迷茫时的我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情感让我必须把它写出来。我完全能够理解艾丽,理解她的自卑的善良。因为缺爱,所以她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情感;因为自卑,所以她回避了想要接近她的一切情感。她身上的尖刺就是一种证明。查理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去接近她,软化她的尖刺。每当尖刺插进查理肥厚的脂肪时,查理只是“sorry”或者“please”。所以,当我看到查理晃悠悠地走向艾丽时,看到艾丽身上的尖刺被查理的真诚软化时,我的情绪在狂涌,我很想哭可不能够。不仅是我,又有多少人能够足够幸运,在被爱的年龄爱,在被需要的年龄拥抱,在交换真心的时候被同样的真心对待。对很多人来说,也许一句:“你太累了。”或者“我相信你。”就已经能够融化结在情感上的冰。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部电影剧终时,我情不自禁鼓掌,这也是为什么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掌声能持续五分钟之久。这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力量,就像当年亨德尔创作的《弥撒亚》让英王都情不自禁起身鼓掌一样,这是一种深入灵魂的力量。他们把他称之为是上帝的力量,我认为这是不公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上帝。我认为这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如呼吸般平日不被意识到的情感,而伟大的作品就是以某种形式让观看他的人意识到,让犯罪者迷途知返,让迷失者恍然大悟。也许我会回到陆地,也许会因搁浅死去,也许永远在海里。这些都不重要,真诚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这部电影让我开始反思我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