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时期的一部电影,整部片子的剪裁画面以及层层堆积的隐喻,让我看的时候一度迷乱。豆瓣甚至外网都找不到什么影评,一个油管博主给出的解释是:新浪潮电影就是为了让人迷乱的,不要试图寻找解释和暗喻????所以下面仅为我的一丝胡思乱想和直觉性揣测:

女孩????解放一层的意味是毋庸置疑的,并且选用这种作为意象和topic也很有意思。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感受到,导演借以????解放这个意象,暗示另一层的zz上的用意。无论导演有心或无意,时代背景摆在那里,很难不让人多想。

这些拍出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电影的导演,和参加布拉格之春的学生们时代重合。二战之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学生们怀着对和平和????的向往,就像瓦莱丽的初潮。她隔着窗子望着门外的肆意打闹的女孩们,心中怀春悸动。

女孩在经历抢劫珍珠耳环后进入的梦,像极了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实际处境。

祖母,父亲,哥哥三方,分别代表着周围的三种文化和势力。

强势古板又逐渐“衰老”的????????奶奶:捷克斯洛伐克从小被她抚养。历史上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出奥匈帝国后一度被????????占领。瓦莱丽穿和她一样的白裙,听从她的命令去练琴(虽然自己是个对外面很好奇无比的小女孩,只想到处张望)。在结尾时,祖母一分为二(就像柏林)她一边从房子中走出,一边又变成女孩的母亲和父亲一同出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份暗喻。

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黄鼠狼父亲,穿着黑袍,暴力而强大,有多幅面孔。他不能被简单的被理解为一个国家。他更多是象征着一种抽象化的东西。

他是抽象化的权力和教义和意识形态的象征,他被大家信奉崇拜,他的一些教义明明荒谬,充满了压迫和不切实际,却有着人民的绝对相信。例如他初次出场站在高台上的演讲,比如影片中一队蒙面的修女走过交合男女时频频偷看时那种强烈对比在我们看来荒谬好笑。

他可以是王权皇权;他可以是基督教:瓦莱丽和哥哥都出生于他;他用一套强大的ideologie让大家信服加入联盟,有很多跟瓦莱丽一样的少女,仰望着他。

就像祖母惊叹的一样,他经久不衰一直存留,像吸血鬼。寄居在不同的外壳下,吸着不同生物的血。当我们以为他死去时,他只不过又进入了另一具身体。比如,在瓦莱丽的亲吻下,父亲变成了一个“红色”(划重点)头发的男人。

祖母和父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了:亲吻、争斗、利益联结。(吸血鬼也一度把他的长生秘诀教给了深受经济危机衰老的????????祖母,祖母也学会了这一套模式nazi)

剩下还有代表着西欧的哥哥:瓦莱丽和哥哥之间的地下情和秘密信件十分符合????????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和小说经典情节(例如福楼拜司汤达等)。他们之间的互相解救于刑罚也很有希腊神话的意味。值得一提,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电影深受法国的新浪潮影响。

瓦莱丽曾一度把哥哥当作她的希望和救赎,但当她却选择亲吻了吸血鬼父亲,哥哥心痛的写了最后一封信并离开,就像导演在现实世界中所看到的故事结局。

在梦境代表的迷乱后,电影上映于1970,正好时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的结束之年。布拉格之春结局已定:学生运动失败,瓦莱丽从那份徘徊于三者间的梦境之中醒来,苏联政府最终掌权。瓦莱丽投入母父的怀抱。世界脱离怪诞,重回祥和,大家沉浸在歌舞之乐中。

但不难发现的细节是:红发父亲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所以这份歌舞升平是真的吗?一个地中海中心世界观的人大概率会说这些载歌载舞是一种对苏联的propaganda的反讽,瓦莱丽一定会被这份虚假蒙骗感到后悔,瓦莱丽一定是抗拒的。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故事里瓦莱丽是主动亲上父亲的。作为一个1970年的人,导演并不像我们开了上帝视角,看到日后一系列的走向,他看到的更多的是迷雾般迷茫。

一个经历了长梦初醒的少女,她看到了身边人的喜悦,她开始怀疑之前的梦是真是假,可哥哥似乎还记得之前他们一起的所有经历,她害怕那个红发父亲突然又像黄鼠狼一样脱下面具漏出獠牙,她不理解选择了母父是否就会达到他们承诺的和平。

她能做的就是紧紧握着自己的珍珠耳环,记着哥哥所说的,

里面的珍珠能够使她免于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