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有拉美解放神学,不只局限在预期的天国幸福,更结合马列思想对抗买办资本,以拯救人间水深火热中的无产阶级。这里也有解放喃呒推陈出新,不只超度亡魂摆脱九幽,还拯救生者逃出内心炼狱。拉美彼岸的神学解放运动在上世纪可谓四海翻腾云水怒,视线回到香港银幕,更见得神州震荡风雷激。

...
无间道

地狱,在港产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例如无间地狱,它是佛教里极严苛的地狱,因为生人在世间犯下的几大恶业而承受的,其中一个恶业就是弑父。刘建明杀死韩琛以洗白自己,陈永仁自责黄sir被害,弑父的罪恶感加深两者身份错乱的压力,无间煎熬。道教的阴曹地府,也强调对人在阳间的德行进行衡量,分配死后落入地府的位置,九幽地狱就是留给弑父者的去处。斌少痛苦于长子身份带来的人生路径被动锁定,带着青春被浪费的怨念抛弃病父,自私地追逐新的人生。文玥长期苦于“女性污秽”的父亲指摘,心中压抑对父爱渴望而不得的怨念,也达到弑父的边缘。

弑父,当是最恶劣的不孝。孝可谓儒学社会普适的准则,不只是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还有人生方向的支配(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也有人认为这句意思是遵守父的处事准则,不是从父业))。支配你的除了父父子子,还有君君臣臣,师徒,职级。无论是直接的索取,例如郭文强迫斌少继承衣钵;还是隐形的暗示,例如人群从众地执行教条,给予你的榜样压力,都是整套“孝”等级压力系统运作的一环。于是,上级施加的窒息感累积在每个下级者心底的地狱,也就有了破的理由。

从哪里开始破?在《无间道》里,刘陈继续跌入无间地狱,给观众留下“人只会永恒痛苦”的答案。电影是社会潜意识的反映,无间地狱反映当时港人在现代都市自我价值迷失的压力情景。这未免太悲情灰暗。而在《破》里,斌少用移民澳洲来破狱,却给离开香港故土的儿子造成新的狱;郭文玥发泄肉欲来掩盖挫败,却破坏伦理,加深了不洁的地狱感;魏道生拒绝后代,以为是为后代避免了累赘,却令美玉陷于无助的狱。他们采取的方式都是暴力的,非沟通的,独断的,一如他们曾经憎恨的父权,受害者化为加害者。而古典的道学,却给出了答案:高功要先破身中之九狱,方能破冥曹幽狱。这里身中之九狱,道教解释为对应九幽的体内脏器。脏器是为本真存在的天造之物,而非矫造的教条。脏器之首,人心,自存人道感情。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尊重人道,本来就该是法则的基石。礼教吃人,迅哥儿疾呼百年,直到AI发达的今日,仍见程朱糟粕荼毒人心。程朱理学主张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最符合理想的人性,来自所谓天理,是标准的和谐的人;气质之性则是情欲开端,即是人欲,是失控的危险的人,父母师长当加以纠正。前有《年少日记》郑自雄对儿子的冷热暴力,现在又有郭文错配了子女的前半生,男子向往大江大河,却困于红磡一隅;女子热忱家业渴望父荫,却被传男规制驱出视野。程朱又将男女强调分工尊卑,推崇反人道的贞节道德,加深了物化倾向(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郊特牲)。私认为,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所谓传男不传女的规则,多是形成自宋明时期程朱尘嚣的教条,由中枢的士大夫传播,下沉到华夏社会的每条支脉,以致篡为祖师口谕,流毒至今。试想,道起源于巫,太极阴阳,柔弱胜刚强,祖师岂会否认阴的地位。

电影里有一些谐音的梗,hello,新人和先人,除了调剂搞笑气氛,也有别致的含义,一如红学里的著名隐喻“甄士隐(真事隐)”。魏道生,谐音可作“伪道生”。可见,今日凭教条指责女法师污秽的道生们,已在这个隐喻上揭露本质,都是墨守程朱余毒的伪道士罢了。观众看到《破》的第一层意图是破除不人道的传统,开放妇女参与的权力;我看的第二层意图,就是剔除程朱提倡的上位者压迫下位者的糟粕,包括程朱禁绝父母子女平等交流所营造的肃杀氛围,很多角色包括第四面墙外的观众就是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直到死也不释怀。

魏道生,又可作卫道生。 卫道生点醒郭文“生人也要破地狱”,促成他唤醒人道,破身中九狱, 完成绝笔的救赎。有人觉得不合逻辑,我倒是觉得神来之笔,也水到渠成。 喃呒的起源就是因为古时战乱后道观佛寺破坏离散,体制化的道士僧侣流落失散,民间丧葬市场催生出的法事从业者。它是社会变化的产物,本身就有变革的种子,等待觉醒者的萌发。于是喃呒事业要传承下去,就要离不开解放,挣脱儒家的规制,拥抱人道,回归道家齐物平等,道法自然,逍遥自清的本源,返朴归真后的道才值得守卫。

...
唤醒人道,破身中九狱

文玥的含义,郭文的宝珠。编剧设置这个点是为了表达父爱,玥,阴,太极调和阴阳统一,伴随蒙太奇文玥回归到家庭相框,迎来隐秘的圆满。郭文作为传统的家长,被潜移默化的程朱教条禁锢到失去温柔沟通的能力,才没好好抚慰文玥,只会颐指气使地使用劳力。另一个极端,就是汤店老板曾淑莲临死也未发出的救助,这是让人熟悉又惋惜的东亚温柔i人,然而这么温柔的人丧礼现场家属却只有文玥。子女们徒劳地破自己地狱还是越陷越深,终于最有效的破还是父辈的忏悔和平等沟通,只有双向的奔赴才有和解的未来。尽管迟到的遗书似乎略显刻意,但电影既是社会潜意识的反映,也是社会解放的武器,煽情的戏剧性就是对观众们最及时的解放。现场的热泪与满屏的火花,既是角色的涅槃,也是将笼罩于华人心头的家长制恐怖压力尽数破除,是最美的人心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