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第4️⃣部雷乃。
影像的质感从始至终使我联想到《很可能是魔鬼》,诡异的电子乐音效笼罩着全片,绝望阴郁的末世气息,疏离和冰冷色调,走向死亡的叙事体例。
看片名时没想到是科幻片,但这种科幻背景实则加深了影片的感染力与哲思浓度。科幻穿越为外形,回忆的回溯式拼凑为实质。
如果是今天拍的电影也就不惊奇了,然而这是在68年的科幻片-领先太多了,在此之前或许只有《堤》可以媲美。纵然本片还存在缺陷-至少完成度欠佳-但足以令人一震。
科幻题材下人物设定和终极关怀的主题仿佛《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男主和一只小白鼠共同经历实验人生,相依为命,相伴而终。
随机穿梭于过去的设定,则和五十年后的《暖暖内含光》不谋而合,但后者由创伤到浪漫再回到现实,显然气氛有些暧昧和美好。
男主同样深陷于《土拨鼠之日》式的循环困境,但从泥沼解脱的唯一途径在于自杀而非救赎重生。或许可以比拟《盗梦空间》中陷于梦的深渊的妻子,绝望而无助,终于诉诸自杀了结。
影片对回忆进行了一番走马灯式的追溯,且比《薄荷糖》考古学式的倒叙串联更进一步,比《广岛之恋》那充满着呓语和抚慰的疏离和碎片式表达更进一步。重复和任意的闪回方式,不仅打破连续性剪辑,且在视听上实现了根本上的-虫洞般的-时空跳切,彻底拆散因果结构,彻底打破线性叙事和三一律。对创伤的撕裂和展开有如闪电般,人物像跌撞在抽象的“马里昂巴德”迷宫,折返于人生的隧道,宛如临死之际检阅人生,最终达到真幻交叠的迷惘之境。尤其最后一幕令人震撼且动容,男主奄奄一息时睁开双眼,仿佛恍惚间重新经历了一切,哑然落泪。
此外,影片还包括许多潜在的主题:时间和永恒的关系。被困于循环,影射现代生活的荒谬。
ps.对近日创作有启发。
维度 ★(1-10)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1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2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0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8
选角/表演/场景 7.7
25.8.9-10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观感和简评
B+7.4终于补上了北影节买票但没去成的遗憾,只是《蜗牛回忆录》还要一段时间后才能上映。来晚了五分钟,中间眯了一会,总体观感不错。虽不算惊艳,但是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朴素的黑白“默片”和、搭配白描式的旁白注解。虽是简单的粘土动画,却使 ...
前言:说来坂本龙一,耳熟能详却从未了解过其人。在他辞世后两年,那股崇拜和悼念的风浪渐退,我找来四部影片观看。其中两部是他的音乐会现场-《异步》、《杰作》,另外两部是纪录片《最后的日子》、《终曲》,在此整合。1️⃣坂本龙一:杰作B7. ...
札记
B7.4继续戈达尔,就要创新就要叛逆!叙事方面,大体和《随心所欲》一样是分幕的。而又以段落织就如波浪般起伏、碎片化的,一幕幕交迭。依旧是散文电影,风格已经融入了内容,虽不乏有负片等实验(戈达尔何时不在创新呢?),但风格已经趋于成熟了 ...
第一部蔡明亮
B+8.1第一部蔡明亮,也是其处女作。没想象得那么神和邪乎,算是守正出奇的作品。叙事风格是散文化的,注重神韵和气氛,情节基本是一些小事的积累。风格并不前卫也不算惊艳-因为缺乏叙事的铺垫,冲击力并不猛烈。反倒是视听上严密精准的匠师把持 ...
观感札记
B+8.2从憔悴的面容开始,令人不忍。最后三年的历程,平静而悲戚,透过日记和相片记录下辉煌人生淡出的过程。我有些好奇。当一位如此庄重和从容的人遇到死亡的判决时是什么反应。一位业已功成名就,衣食无忧的成功艺术家,在面临要丧失一切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