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第4️⃣部雷乃。
影像的质感从始至终使我联想到《很可能是魔鬼》,诡异的电子乐音效笼罩着全片,绝望阴郁的末世气息,疏离和冰冷色调,走向死亡的叙事体例。
看片名时没想到是科幻片,但这种科幻背景实则加深了影片的感染力与哲思浓度。科幻穿越为外形,回忆的回溯式拼凑为实质。
如果是今天拍的电影也就不惊奇了,然而这是在68年的科幻片-领先太多了,在此之前或许只有《堤》可以媲美。纵然本片还存在缺陷-至少完成度欠佳-但足以令人一震。
科幻题材下人物设定和终极关怀的主题仿佛《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男主和一只小白鼠共同经历实验人生,相依为命,相伴而终。
随机穿梭于过去的设定,则和五十年后的《暖暖内含光》不谋而合,但后者由创伤到浪漫再回到现实,显然气氛有些暧昧和美好。
男主同样深陷于《土拨鼠之日》式的循环困境,但从泥沼解脱的唯一途径在于自杀而非救赎重生。或许可以比拟《盗梦空间》中陷于梦的深渊的妻子,绝望而无助,终于诉诸自杀了结。
影片对回忆进行了一番走马灯式的追溯,且比《薄荷糖》考古学式的倒叙串联更进一步,比《广岛之恋》那充满着呓语和抚慰的疏离和碎片式表达更进一步。重复和任意的闪回方式,不仅打破连续性剪辑,且在视听上实现了根本上的-虫洞般的-时空跳切,彻底拆散因果结构,彻底打破线性叙事和三一律。对创伤的撕裂和展开有如闪电般,人物像跌撞在抽象的“马里昂巴德”迷宫,折返于人生的隧道,宛如临死之际检阅人生,最终达到真幻交叠的迷惘之境。尤其最后一幕令人震撼且动容,男主奄奄一息时睁开双眼,仿佛恍惚间重新经历了一切,哑然落泪。
此外,影片还包括许多潜在的主题:时间和永恒的关系。被困于循环,影射现代生活的荒谬。
ps.对近日创作有启发。
维度 ★(1-10)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1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2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0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8
选角/表演/场景 7.7
25.8.9-10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最后的电影-《不散》 -后迷影时代的经典
评分:B+7.7(暂定)不错的电影,细节有侘寂之美,有浪漫的余温,但整体没能太感动我—和观看方式、状态(不够投入)有关系。有以下两个原因-影片本身和主流电影以及蔡明亮自身电影内容、风格的差异。首先,由于对本片溢美之词颇多,以为是对迷 ...
爱在三部曲-重温札记/简评
评分:A- 重温“爱在三部曲”—札记/简评 - 微信公众平台综评:三部曲形成一个爱情故事的整体弧光,难以割舍单独谈论,必须要在彼此之间才能看到深刻的变迁痕迹。因此也不必论出高下。影片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剧本精良结构完善,既有波折 ...
两次观感札记(水文)
C+6.8蛮失望的,有可能是心境不对吧。目前看到林奇最无感的一部,我对林奇的爱可能还是集中于《穆赫兰道》吧。可能没有《内陆帝国》难以理解,但确实没有感触,难以沉浸其中。在我看来就是喃喃自语、故弄玄虚的B级片,深邃程度未能get。很多 ...
七夕观看-关于爱情的永恒主题
评分:B-6.8七夕独自来看,以为会和《情书》、《四月物语》等日式恋爱小甜剧一样平淡光鲜又琐碎无味,加上top250,八成会不喜欢,不过比预期好些-尤其是后半段。简要批判:开场三分钟就定调了,大致知道是什么模子里刻出来的片,不对路数 ...
废墟中的情欲-攀爬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末世寓言
评分:A8.4/8.5雨日,继《河流》,观看正应景。(上周刚看完雅克贝克的洞。)看到第五部蔡明亮,终于有一部能惊艳到我且为其感动和陶醉的作品,五星奉上。本片带有科幻和寓言/预言性质,却又格外深入现实。能否和如何做到把现实与超现实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