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0/8.1
久仰,第一部吴宇森。
香港警匪片的一个成功范本,模板出来的东西上限在那,毕竟本片还是做到了上乘。实际上也是美国黑帮片、西部片……种种好莱坞模式的本土化移植。
多少被感动了,选择相信这场梦-好莱坞的神话。要承认作为现实之上的造梦工厂的价值,但总归缺少了点真实的、深层的存在。好莱坞大片撷取、聚焦于生活中某一些代表性的方面,进而渲染神话英雄色彩,形成对现实生活的扬弃与局部地再创造。而这种主题化的叙事一方面必然导致僵化,另一方面则会导致扁平化。
典型的快节奏、定理式的步步推进的情节,编排紧凑但有些刻意,每步都在意料之中。从最初的设定、伏笔起,产生不断的矛盾衍生和激化。冲突和线索简明扼要,戏剧化的叙事搭配相应的表演和视听。
枪战场面是最低级的感官刺激,不应当无目的地滥用。而此类影片最不可忍受的就是“人命如草芥”的观念,一百个人的死与主人公相比都可以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永远无法和主角站在同等地位。其次,其宣传的价值理念也应当被质疑(虽然这些观念多大程度影响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还亟待考虑),要么是个人至上的英雄主义精神,要么是道义胜过法律的侠义情节,总归都是不切实际的冒险和赌徒心态。这些都是蕴藏在好莱坞根深蒂固的模式和滤镜下的。
本片主题也不复杂,两个对子:黑道和白道、个人英雄主义/权力利益vs他人的情义。两个感慨:权力结构和情义善变,贼船易上难下。
不可否认,本片的背景音乐对氛围营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最感人的要数那段《明天会更好》作为景深和环境音乐出现。
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借助直接、快速表现,脸谱化、直观的展示同时也就丧失了角色本身外在形象的复杂性和纵深。
最有深意的是一兵一贼的设定,兄弟正邪之间上演情仇纠葛。
mark-英雄主义迷梦的献祭品,压抑着的野心(乌贼哥)复仇后成为一时的悲剧英雄。
成-小人得势,难当大任。
豪-救赎改邪归正,夹在两个欲望之间的人。腹背受敌,难以两全。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两难属性很好。一朝走错,万劫不复。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9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1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1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3
选角/表演 7.9
25.7.2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札记
评分:B-由于让·维果逝世过早、影像资料过少,只能求诸相关人士的采访,在生平的回顾的同时插入其电影段落作为补充。(集中讲述两部叙事片)作为背景资料扩展了解有帮助,但干货不多。梅尔维尔任其副导演。其父作为政治犯死于监狱、这段早年经历对 ...
评分:B+7.8简评:越来越喜欢雷乃的风格了。文学性/艺术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浓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为背景,由于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开始尚有疑惑。毕竟不仅对我来说陌生,应当说政治行动、地下组织离现在的社会太遥远 ...
评分:B+7.9蔡明亮的电影序列有着微妙的连续性-于演员、风格、剧情均有体现-交错编织成孤独和情欲的奏鸣曲。(详见其他影评)《你那边几点》几乎是《广岛之恋》的现代版:短暂的邂逅和分别,从此爱上一个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爱上一个国家 ...
简评
评分:B7.3固定机位、几何学构图和蒙太奇短镜头形成机械般的精确性组合。交响乐的演奏,严谨活跃,风格和影像交相辉映-更多还是陪衬。其次,影像的制作方式也比较简单,仅仅记录、呈现而不带叙事性,没有内在的逻辑和推进,显得单调了许多。除去 ...
最后的电影-《不散》 -后迷影时代的经典
评分:B+7.7(暂定)不错的电影,细节有侘寂之美,有浪漫的余温,但整体没能太感动我—和观看方式、状态(不够投入)有关系。有以下两个原因-影片本身和主流电影以及蔡明亮自身电影内容、风格的差异。首先,由于对本片溢美之词颇多,以为是对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