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了。

真的乏了。

《鱿鱼游戏》每刷我屏一次,我都觉得智商被侮辱了。

最近看了各种脱裤子放屁的分析,什么符号学什么隐喻什么阶级什么社会。这就好比一个人用精密的器材将一坨屎拆解,然后逐一解释“你看,这是没消化的鲍鱼”、“这是海参”、“这是和牛”、“这是顶级三文鱼”,最后得出总结“里头都是好东西啊”——

真是荒诞不经。

我不想引同类型的其他作品来贬斥《鱿鱼游戏》有多无聊又小儿科,我只想指出一点——

影视创作反映社会问题,难道真的是什么非常非常罕见的事情吗?

是吗?

真的吗?

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

《鱿鱼游戏》里头涉及到的阶级、社会问题,跟很多网文爽文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是说些皮毛,全是泛泛之谈,其目的不过是好好包装一下里头兜售的感官刺激,上一上所谓的价值罢了。

单论创作而言,《鱿鱼游戏》节奏之差、漏洞之密、废戏之多、人物之面谱化,全都经不住推敲。每一集都有大量的废话和无谓的角色之间的互动,而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根本,就在于游戏的设计实在太过小儿科。每一个游戏,都粗浅得没有任何值得浓墨重彩的地方,但单集时长又摆在那里,要填补空白,只有仰仗那些假装深刻和假装细节的大水特水。

水可耻吗?当然可耻。但狄更斯都是水文常客,要说这是人之常情,也不为过。

问题是,为什么大水特水的《鱿鱼游戏》,最终得到了大爆特爆的结果?

这不合理啊。

是因为这一届观众不行吗?

非也,非也。

是因为《鱿鱼游戏》用顶尖的工业化水平,碾压了同期的所有竞争者。

一流的阵容,一流的场景设计,一流的服道化,一流的营销,一流的产业链布局(看看《鱿鱼游戏》走红之后,联动了多少品牌产业?)。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在没有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的第三第四季度,自然是横扫六合、所向披靡了。

《鱿鱼游戏》对于Netflix来说,是里程碑式的,是有纪念价值的。

因为Netflix一贯以来的策略,都是砸钱,在屎里淘金,结果这一次,他们意外地跨上了新的台阶,不再淘金了,而是直接将屎包装成金子。

无论我喜不喜欢《鱿鱼游戏》,这都注定是意义非凡的。

因为整个影视市场,都将看到这么一个可怕的存在:

哪怕你拿着的是屎一样的文本,但你一样有机会得到海量的资金,而且不受太多制约的宽松创作环境(《王国》编剧所说)。你原来6分的作品,可能在顶尖的工业化运作后,成为风靡全球的爆品。

你会怎么想?

你会怎么做?

越来越多的人会投入Netflix的怀抱。而Netflix的对手们,也会被迫加大投入、减少制约。一个有利于创作的良性循环会踩足油门飞速运作起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尽管会有越来越多被包装成金子的屎出现,但也会很多本来根本没有问世机会的冷门杰作,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放眼看去,想来会是一片繁荣啊。

这是用屎砸出来的一片繁荣。

这个盛世,无论如不如我所愿,都起来了。

但是我又禁不住悲从中来。

这是他人的欢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个盛世,无论如不如我所愿,都跟我国的影视市场,没有多大关系。

《长津湖》票房夺冠了,了不起,了不起。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