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我们怎样在彼此的生命中交织回荡出声响,但她是这回荡声响的灵感。
——理查德·林克莱特
1995年《爱在黎明破晓前》,2004年《爱在日落黄昏时》和2013年《爱在午夜降临前》合称“爱在”三部曲,被许多影迷奉为爱情经典。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像个爱和时间较劲的强迫症患者,三部电影相隔九年上映,仿佛和我们共赴一场浪漫的九年之约。
如果你耐心地看完片尾字幕,就会发现,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的最后,大银幕上打出了一行字:“In Memory Amy Lehrhaupt”(纪念艾米·赖豪普特)
不禁令人心生疑问:这个名叫艾米的神秘女人到底是谁?导演为何要用电影来纪念她?
原来,“爱在”三部曲的背后,藏着一段浪漫动人,又充满悲伤和遗憾的真实故事。
一切源于1989年的一次邂逅
1989年秋天,29岁的电影制作人理查德·林克莱特,刚刚完成他的长片处女作《都市浪人》的拍摄,从纽约返回家的途中,经过费城拜访自己的妹妹。
理查德在费城的街道上闲逛时,走进了一家玩具店,就在那里,他遇见了20岁的艾米·赖豪普特。
两个年轻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互吸引,谈天说地,开心地聊着艺术、电影、科学,各种漫无边际的话题。
就像《爱在黎明破晓前》里,在火车上邂逅的男女主人公杰西和席琳一样,理查德和艾米正是在一路的闲逛和聊天中,共同度过浪漫的夜晚。
多年以后,理查德接受《泰晤士报》的采访,回忆那一夜所发生的事:
“从午夜直到凌晨六点”“四处闲逛、调情,做着那些你现在永远不会去做的事……”
作为导演的理查德时刻保持着艺术家的敏感,这样奇妙的邂逅犹如梦境一般,当晚就令他萌发了把这段经历拍成电影的想法。
他四处走动着,思考着,想要立即捕捉当时的感受,害怕稍一松手,它就溜走了。
只有电影,能把这种“感觉”永远地保留下来。
理查德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艾米:“我要把它拍成电影。”
艾米好奇地问道:“‘它’是什么?你在说什么啊?”
理查德的眼里闪着光:“它就是‘这个’,这个感觉,这个在我们之间流动的东西。”
把那“流动的东西”拍成电影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天亮之后要面对离别,理查德和艾米互留了电话号码,约定在无法见面的日子里也要保持联系。
后来,他们的确通过几次电话,可长期的“异地恋”令人疲惫不堪,加上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两人的轨迹如同两条相交线,在短暂的交汇之后,渐行渐远。
没过多久,另一个女人走进了理查德的生活,成为了他的妻子。
大约一年多后,他和艾米便完全失去了联系。
但是,理查德没有抛弃把那“流动的东西”拍成电影的想法。
1995年,《爱在黎明破晓时》上映,美国男青年杰西和法国女大学生席琳在维也纳的一日同游,成为无数青年男女所憧憬的美好爱情际遇。
跟现实中截然不同的是,故事的结尾,杰西和席琳并没有互留联系方式,只是在临别前约定六个月之后再相见。
他们的理由看上去很奇葩,因为人们往往在交换电话和地址后,仅写过一次信或者打过一两次电话,就渐渐消失了。
这个结局设计,其实有点像导演理查德对他和艾米现实经历的回应。
他们在现实中互留了联系方式,却依然没有走到一起。
既然知道这段感情不太可能发展下去,不如把所有的美好都留在这唯一的夜晚,尽情投入享受。
他们无缘相见,却成就经典
理查德的确有过这种想法。
或许有一天,艾米走进电影院,买了一张《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电影票。
她惊讶地发现,电影中上演的浪漫故事其实就是她的真实经历,那感受一定相当奇妙。
说不定,她还会给理查德打电话,兴奋地说:“天啊,你真的把它拍成了电影!”
然而,许多年过去了,理查德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艾米的消息。
重逢后的两人,在浪漫之都巴黎的街头漫步,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里聊天,沐浴在金色的落日余晖之中,乘游船徜徉于塞纳河上。
杰西深情款款地望着席琳说:“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找到你”。
言外之意,理查德拍这部电影,同样希望不知身在何地的艾米有一天能看到。
“她是这回荡声响的灵感”
2013年,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的宣传期间,理查德·林克莱特才在媒体上公开提及艾米·赖豪普特的名字。
但每次提及她时,理查德都流露出略显悲伤的神色。
后来在接受《泰晤士报》的采访时,理查德直言:“我感到非常悲伤。”
现实中的久别重逢没能出现,两个人终究还是擦肩而过,无缘相见。
《爱在午夜降临前》中,有位老妇人回忆起离世多年的丈夫,这段话似乎也是在怀念逝去的艾米:
他出现又消失,就像日出和日落,一切都那么短暂,正如我们的生活,我们出现,我们消失,我们对某些人来说非常重要,可我们又只是擦肩而过。
参考资料:
《爱在黎明破晓前》背后真正的情侣
作者:弗雷斯特·威克曼
感谢阅读!
注:原文写于2020年7月22日,继续存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