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8.5
四个月前最初看的第一部侯孝贤,看了一半没看完。这次依旧看了一半中途睡了,接着看依旧起劲。
五部侯孝贤看下来好感持续上涨。本片感觉最不像侯孝贤风格的(此前看的都是他前期作品),但在我看来,本片之于侯孝贤就像《春光乍泄》之于王家卫,都是独树一帜的高峰之作。

原先把本片看得太片面了,绝不只是黑帮片和悲剧故事,而是真实立体的中年困境下的人物写照。或许如今在低谷期又面临离乡出国的境遇,更能体会吧。
从每个镜头的大巧不工的表现到整个影片行云流水的节奏,既能体验享受又能琢磨品味。
本片质感极强,兼有摄像机的捕捉力和电影独具的灵动视听动感。
有王家卫90几部作品的霓虹孤独和浪漫风味但没有那么浓烈,有《旺角卡门》的黑帮悲剧但力道自然适度,有杨德昌的冷峻疏离视角但更为鲜活,在代入式情感和客观描绘之间,更让人接受。
底层人的中年困境,被家人驱赶,ktv的迷醉,我想《小武》大概率也受到了本片的影响。
标题就很有诗意了,重复中夹在着欲言又止的心绪,露白中既有感慨亦有无奈。
创作启发:声画错位,场面调度,构图的前后景安排,公路镜头和音乐的结合。表演十分出彩,写实性。
ps.刚看的路边野餐也有借鉴。
待二刷/拉片。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5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6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3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4 B+
选角/表演 8.5 A-
2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