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8.6
 久仰,据称是安哲安哲最好的一部。倒数第二场安哲,果然是集大成之作,最具史诗气质的恢弘杰作。从个人履历到集体记忆再到民族历史,深入骨髓地揭示出三位一体的悲剧宿命。
 
 观影体验上,前期略困没看进去,五十分钟后则彻底投入。视听效果很赞,但略有一丝设计痕迹,表演略有刻意夸张、不自然之处。
 
 先补充下拍摄背景:“世纪末年,安哲正渐渐被束之高阁,蒙上了陈腐和过时的影子。这暮年晚景,这辉煌过后的失落和无语,让他渐渐沉寂。徒有尊荣的地位和众人的敬仰……”然而,“希腊”三部曲点燃了安哲罗普洛斯全新的雄心壮志,与其说他是在完成最后的作品,不如说是为长久以来的电影梦想画上圆满的句号。“希腊”三部曲不仅创下了希腊电影史上拍摄资金的最高纪录,而且,其宏大规划也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新世纪对过去的旧世纪的审视和回望。
 
 作品赏析:
 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背景则开始于1919年俄国内战奥德萨红军的入侵,再穿越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军、德军入侵,最后结束于1949年希腊内战。
 
 开场的古典乐即奠定了史诗和悲剧色彩,浑圆厚重的历史和诗意的视听语言在此汇聚,不愧为安哲几十年来的集大成之作。
 
 首先,作为希腊三部曲之首和希腊近代史三部曲隔空呼应,1936年的岁月、《流浪艺人》中歌曲和群众反复游行的场面、载旗的场面、酒馆音乐会突发政治风波;《悲伤草原》与《流浪艺人》不同,尽管都是处理20世纪上半叶的希腊历史,但《流浪艺人》更注重政治和历史层面,而本片则更为情感化。前者侧着群体性,而后者侧重于个体-家庭维度。“《流浪艺人》是按照历史大事记形式的编年体加以构建的,它更着重于描绘历史的风云变幻和群体在历史变幻中的命运。本片中对历史和政治的表现被安排在了故事情节的侧面。”
 此外,漂流的扁舟呼应漂泊三部曲的漂泊羁旅,兄弟在边界重逢则呼应边境三部曲的分离。
 
 他说:“我的生只拍过一部电影。”随着年龄的增大,安哲的情感越来越柔软,更关注人性的力量。这是他一辈子创作的主题所达到的最高峰。而和此前不太相同之处在于:当有人问到“希腊”三部曲的主题是什么时,安哲罗普洛斯坚定地说了个词:爱情。
 
 片中运用了很多自然元素,如篝火、还有无处不在的水:水滴声,永远漂泊于的水路……水既是连接也是分离的象征。当然,木筏和洪水泛滥使我们不难想到大洪水的神话。
 
 火车则串联起历史的脉搏,切断、分离又连接着彼此。手风琴的呼吸与吞吐贯穿整部影片。
 个体沉浮和民族命运形成深层呼应,漂泊、落寞、分离……
 “对于国家来说,历史、战争和死亡是永被人牢记的伤痛;对于家庭来讲,家族、村落和洪水则构成了另一种悲剧,爱莲尼和她的儿子相遇后又分离,结果两个儿子在内战中由于分属不同阵营和相互残杀。家族家庭的命运就这样与国家的动荡纠结在了一起。”
 最难得之处在于影片在对历史进行深沉反思后,又同时产生出一种高尚的人性层面的的光辉,二者融合得自然恰切,历史被悄然地引向现代人干涸的心房。
 “尽管他的电影具有极强的史诗性,但这种史诗性并不是靠宏大的场面支撑起来的,而是依靠影片节奏的内在律动、情节结构的跌宕起伏和影像中各元素的历史辩证关系来实现的。所以在他的电影里,很少出现黑泽明式的恢宏场景。”
 
 本片中参考的三大神话原型:“一是《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二是《七将攻忒拜》(Seven Against Thebes)中描述的俄狄浦斯的两个儿子发生争战的故事。最后则是俄狄浦斯的儿子波吕涅刻斯死后, 他的女儿安提戈涅去寻回尸体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发生在雅典西南方的忒拜城附近,现仍保有故事发生的遗迹。”
 第一则是杀父娶母的情节,在剧中还原为男主和女主的私奔。
 第二则《七将》则表现为两个儿子的争斗,但他们并不是因为私仇而争斗,而是因为家国动荡才从属于不同的阵营,这种政治和历史的荒谬落在个人身上,颇有《地下》与《百年孤独》的气息。
 
 本片难得采用女性主人公作为历史残酷车轮下的幸存之见证。影片直至结尾也没有爆裂的时刻和奇迹出现,一切情思均寓于两声绝望的悲啼……
 神话在历史的动荡中再次显现,但这一次没有奇迹出现。有的只是真正的痛苦,真正的分离和放逐、无奈和嗟叹。
 
 ps.一定要拉片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5 A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8 A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6 A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8 A
 选角/表演 7.8 B
 25.6.29小西天
观感和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札记-随感-简评 
 评分:B- 6.6/6.7前言:机缘巧合来看第二部该导演的电影,听说是和《扒手》一样地动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视听更为程式化、丝滑的长镜头减少了,诗意和美感也有所丧失(或者说侧重发生了变化)。简评:有着《男人的争斗》的开头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大银幕重温再评 
 B+8.2很不错的作品,有所回味,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或许是由于其克制吧,总觉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结构没有那么连贯,也没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灵之马》则更精巧甚至轻快。选角的形象和十分恰当和典型,表演则简化到甚至有点生硬刻板-尤 ...
 吐槽简评-张艺谋何以至此?! 
 评分:C+前言:克服万千犹豫和困阻来到影院,却不料是一部烂片!失望至极。现在对影片的态度更为清晰也愈发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没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钟果断离场,就当花钱买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费时间。(影院不少笑声,看似在国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