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13于资料馆
A8.6/10,不负预期的杰作。
第二部今敏,曾在很久之前看过《东京教父》,还偶然翻过美术老师一本他的漫画,对绚烂喜剧童话动画的感触不太深。
应该是目前看过最牛的动画(我看得很少,宫崎骏的没印象了),颠覆了我对动画的偏见,超出了我所认知的动画电影边界,或者说把动画本质-不受客观限制的自由造梦功能发挥到新的高度。没有诺兰大片特效的割裂感,在思维逻辑上也不求完善。不烧脑但是设计很精致,又没有止于逻辑完整的形式游戏,不愧是造梦大师。没有深度持久的震撼,但总是有惊喜和感动。
灵性和设计感并不冲突,把混沌模糊、难以捕捉的潜意识显化为具体的影像是大师的智慧。
经典之作,几乎是教科书式的完美。但感觉缺了点力道、没点透-和动画有关系?却一点深度的沉浸感-和时长有关系?
像一副哈哈镜,又像公民凯恩的rosebud水晶球,仿佛和凯恩是一体两面,本片则是内面。
兼具梦核和废墟美学,
一次次潜入潜意识深处(尽管深度还可以更进一步),除了对人性和欲望的探讨,也不乏对媒介的思考、科技的反思。ps.造梦机器神奇地将科技和潜意识两极融合为闭环。
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评分:A-8.3背景、主题与叙事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切口-甚至是一个孩子的遭遇-折 ...
评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B+7.6简评:看的第一部罗西里尼,受到巴赞的直接推荐。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来没有显著缺憾,却难以看到真正的创新。历史价值不亚于艺术价值。虽然有明显的剧情和制作,未摆脱情节剧的刻板程式;但需要承认在其略显机械的结构编 ...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