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完电影随手写的。纯意识流。

如果说一部电影可以像《中国好声音》一样,导师把歌曲听一半就可以进行打分的话,那么《钢的琴》我在这部剧的开头就会为他打 五分。

——如其他网友的感受一样,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儿时。是和小元一样大的孩童,穿着同样颜色和款式的手织毛衣,梳着一样的麻花辫,一样地弹着钢琴。同样是在东北,准确地说,同样是在沈阳(虽然后半部分的取景地在鞍山)。家门口同样有高高的烟囱。里面出现的居民楼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生活的城市。

父母听我在看《钢的琴》,特意从卧室跑出来一起看。爹说他已经记不清他看过多少遍,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电影的剪辑。就连电影中出现的音乐,家里人也能不约而同地跟着电影一起歌唱。这是关于上世纪东北的一些记忆的些许二三十年后的回忆。

本来,这部电影也是我在准备东北变迁阅读文献的时候看到的。去看了《铁西区》,周末看看《钢的琴》。

的确是很东北的一部电影。从最最简单的名字开始,淑娴。太东北了。里面演员的用词、口音都很亲切。或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陈桂林这样慷慨地递给所有人烟、为什么他荒唐的想法有那么多人愿意帮他实现,我觉得将其放在一个东北文化的大社会语境下,这是可以说得通的。当 然,还有黑色幽默。

谈谈《钢的琴》这名字。从钢琴引发的家庭矛盾冲突,其实这背后是国企改革、下岗潮带来的社会矛盾。“去造一架钢琴”,陈桂林们造的钢琴从“木质”变成“钢制”,或许就可以解释这个题目为什么要叫《钢的琴》了。既是造的琴本身,也是老工业社会最后的理想化的歌谣。

陈桂林们去造钢琴,是反抗下岗潮带来的买不起钢琴的贫困,也恰恰是在证明工人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工业的价值。这是最后的抵抗。但是,最终,小元还是被母亲带走。那两根烟囱最终的结局也是倒下。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却也是对于工业城市最后的否定。

结束、结局。这样的意象贯穿始终。《钢的琴》以葬礼开篇,从《三套车》到《步步高》——《步步高》的人,“走的太快了”,这又何尝不是城市的发展?结局的最后,是父亲的葬礼(实则,这段我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看了豆友的讨论得知是桂林父亲去世)。父辈的死亡,也是过往钢铁的衰亡。《钢的琴》的特色就在于,他将个人、家庭与社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记录的是一个时代。

(我真的很喜欢整部剧的镜头语言……真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