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影评在严格意义上不算影评,是关于两个角色心理、人格和恋爱关系的剖析,对于叙事、视听等方面不做评价。
不要把电影简化为一条质量坐标轴上的产品,有的好坏感受只能看个人能不能relate到了。—— Parity
其实《涉海》便是这样的电影,属于你能relate便会很爱的电影。如果你是纠结于剧作上细节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带着前提性预设去观看它,那你估计不会喜欢,会产生不成立、割裂等观感,这是《涉海》必须面对的一类批评。
但如果你是如下这种,那在我看来你的共情能力非常之差,丝毫没有同理心。
我不以为然,《狗十三》展示了面对成人世界的压迫后的无奈妥协,《涉海》更多地切入了个人层面的痛苦,以平视的视角去展现离开了那个源头之后,多么剧烈的生之痛在折磨着她,折磨着娜娜。
只有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而根植在她体内的缺爱感一直顽固存在着,让她处于恋爱关系中会无比的疯狂病态,选择爱的方式异常又自我。
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求证和确认,导致她后来迷恋上这种“不变”,只要对方厌倦不关心了,或者是更加爱自我(苗苗怕冷于是不理她),巨大的落差感让她如坠谷底,无法接受,并继续疯狂怀疑这份爱到底还存不存在。
自毁是娜娜自证爱的方式。当她毫不犹豫地拿刀捅向自己,是为了证明自己对苗苗忠诚的爱。如此极端的手段,很夸张是吗?不夸张。她太害怕苗苗不相信她的爱,这背后是对于失去爱、失去亲密关系的深深恐惧。
爱情对于娜娜,是那根救命稻草,也是她疯狂“释放”自我的载体。在原生家庭里未曾得到的爱,渴望在爱情里得到填补,误判能填补她那缺爱的无底洞,于是太容易深陷其中。可她哪里能看透,这些爱如此易碎,只少不多,一碰就碎掉。
但是娜娜拥有最纯粹真诚的爱,交付了最浓烈的真心,她的坦诚与脆弱一览无遗,“混合着伤口和鲜血暴露在外”。包括扔鞋子,是娜娜在爱里迅速沦陷的可爱方式。娜娜爱了很多人,爱店长,爱苗苗,唯独不会爱自己。她也不够爱自己,当一个人不够爱自己,便不会健康地去爱别人。
娜娜的出路在哪里?我找不到,我自己也找不到。我只能看着她死去,在外面无爱的世界里遍体鳞伤后走进了永恒的黑暗,是她的必然也是她的解脱。
我都能想像到她的心理,一遍遍用刀划过血肉的时候,生理上的巨痛在减轻她心理上的痛。她也在感受疼,就仿佛是想强烈地感受到爱一样,也想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这样才感受到活着。如此某种意义上,她死去的方式在让她强烈地活着。
我也能想象到,把自己关在柜子里隔绝外面的世界时,她回到了安全感的巢穴。在那个柜子里,她起码“能做自己”,深深浸润于无解的痛苦。
苗苗和娜娜:疯狂又脆弱的血之花,逃不过枯萎和凋零的宿命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产生了苗苗是天生反社会人格的错觉。在我的认知里,反社会人格是没有情感的,是无心的。直到在他跟娜娜的这段“虐恋”里,我才打破了先前的认知。
当看到娜娜跟别人在一起时,他产生嫉妒,付诸于报复,具有非常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后来演变成了对娜娜的虐待和迫害。这是因为他爱娜娜爱的太深了吗?也许有吧,但是他更着迷于抓住别人对他的关注,害怕别人抢走对他的关注。稍有偏颇,便要报复。以至于某一天竟变换了对象,演变成对娜娜的虐待和迫害。
引诱苗苗占有欲和控制欲迸发的根源是他自身,引诱娜娜占有欲和控制欲迸发的根源也是自身,区别在于前者向内求,后者向外求;区别在于苗苗对自己的爱只多不少,对他人的爱只少不多,娜娜背离;区别在于苗苗更爱自己,娜娜不爱自己。
但是他俩之间是有过双向的爱的,有过短暂的情感共鸣,苗苗是娜娜遇到的相对最理解她的人。娜娜需要疯狂浓烈的爱情滋补,需要另一半也疯狂,所以在苗苗这里,娜娜体验到了短暂的从未有过的幸福。
后期的娜娜越来越具有自毁的倾向,娜娜的爱对于苗苗来说越来越沉重了甚至太恐怖了,娜娜爱的方式让苗苗难以负载,难以承受。在故事的末尾,他被吓到落荒而逃。
这朵花畸形地猛烈生长过,鲜艳地盛放过,但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枯萎和凋谢。没有谁能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个体,何况是如此具有缺陷的个体。爱导向了孤独,这是宿命。
你理解不了那些痛苦,也同样不会理解那“异样”的幸福。
很喜欢朋友的话:“健康的情感关系当然是好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情感关系的很多状态是不能单纯用道德去评判的,它本质上是两个互相有攻击性的主体碰撞的结果,所以说人类的爱情是化学反应,并不都一定朝着最安全的方向,但它仍然是真诚的”,对啊,即使很痛苦,但它仍然是真诚的,极度真诚的,幸福和痛苦化为了一体两面。
曹保平:展现的前提是洞察、理解和共情
在我看来,曹保平比《狗十三》走得更远了,他的目光注向了更隐秘的个体和关系。
故事里娜娜对死亡的选择没有考虑到任何人,但是曹保平让我们“这些留在有光处的人,重新理解她的死亡。”
在现实中,那样的人存在着,但是往往隐藏真实的自我,也找不到求救的途径,得不到体谅,更多的是污名化和骂声。
曹保平以平视的姿态展现了,所有几近赤裸。在此之前我从没有在大银幕上见到过哪部国产片做到过,做到这种展现的前提是洞察、理解和共情,而后看到的人被深深宽慰了。有时,理解,就是莫大的宽慰了。
我喜欢的幕后照
11.28补一些其他思考:
我一直看到很多人对这电影批评的点在逻辑上,昨晚得到了一个新颖的角度思考——
他们所谓的逻辑是对于正常人的塑造而言的,这里面的人物都是极致的不正常,极致的人物有极致人物的塑造逻辑。过分强调逻辑本身是否也是一种权力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