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好多天,今天终于找到哈尔滨唯一一家还上映《沙丘》IMAX的影院了。

起了个大早弯弯绕绕坐了两个小时地铁转公交大中午赶去看的我算不算真影迷?!。

为什么一定要看IMAX呢?

《沙丘》被导演称为是献给大银幕的情书,专为IMAX打造,而且必须看2D版本。

...

诞生于1960年代的《沙丘》由于其深度的政治历史描写、宏大的宗教哲学思辨、极致的生态未来学说,被称为“最不可能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

几十年来经历过一波又一波改编失败后,导演维伦纽瓦终于将《沙丘》成功搬上银幕,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原著。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公元一万年后。

人类发明创造了人工智能后,人工智能逐渐觉醒,最后在机器人和人类间发生了生死之战,史称巴特兰圣战。

圣战以人类惨胜结束,随后人类重建了秩序与规则,颁布了禁令“绝不准再制造类人思考的机器。”

政治制度也退回了封建时期。

各大家族以各个星球为割据领地,同时听从整个宇宙的皇帝号令。

没有了人工智能,人类只能研究如何将自身的心智潜能发挥到极致。

这样,最珍贵的资源“香料”就出现了。

香料不仅能延长生命,还能启动超越常人的潜力,甚至使星际旅行成为可能。

...

但这种香料只存在于一个叫厄拉克斯的沙漠星球,那里由是一群落后野蛮的原住民“弗雷曼人”守卫。

主角保罗的家族作为宇宙间最有威望的贵族家族之一,被老皇帝派遣执掌沙丘星球,开发香料。

殊不知,这一切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家族世仇、阴谋利益……

在经历家族剧变之后,保罗在冥冥中神秘的命运指引下,踏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英雄之旅……

...

我很喜欢这种中世纪封建制度嫁接宏大星际战争背景的片子,类似《星球大战》、《木星上行》,有一种奇妙的反差感。

先进的未来科幻外壳下包裹的是经典王子复仇记的古典内核,算是西方文明叙事下最喜欢的太空版莎翁戏剧。

...

《沙丘》是科幻小说中殿堂级的存在,可以说是一切类似太空歌剧史诗的始祖。

很多后来的作品都借鉴了它的灵感。

它比《星球大战》更深刻,比《权利的游戏》更神秘,比《阿凡达》更宏大,比《指环王》更具未来感。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指环王》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图书馆杂志

影片的导演同时也是《降临》、《银翼杀手2049》的导演,所以也把他独特的美学理念注入到了电影中。

每一帧画面都美轮美奂,甚至有一种诗歌般的迷人姿态。

...

由大师汉斯季默打造的电影配乐也十分经典。

无论是画面,还是配乐,都营造出了原作应该有的宏大、悲怆、神秘、悠远的史诗般氛围和质感。

比文艺科幻片更商业,比商业科幻片又更文艺,可以说《沙丘》是一部颇具文艺感的工业科幻电影,一部震撼心灵的史诗巨作。

何况,谁不会沉溺在甜茶小王子的深沉忧郁眼神里呢。

...

美少年甜茶这次演绎了一个背负着宿命般命运的俊美贵族少年,神秘预言中的“天选之人”,真是太适合他了。

只可惜女主角不太称他。

...

女主角也是小蜘蛛荷兰弟“女友”。

...

谁跟我一样不明白小天后赞达亚为什么这么火?感觉长得好一般啊,还收割了这么多男神。

除了蜘蛛侠女友,该片还集合了海王、毁灭者、灭霸等一众“名人”。

...

...

...

这是《沙丘》向超英宇宙的致敬?!

被漫威、DC 的超英片喂惯的很多观众都觉得《沙丘》沉闷冗长,令人昏昏欲睡,导致排片一路走低,猫眼上也只有7.8的评分。

但其实这部片相对于晦涩深刻的原著来讲,已经算很好地进行商业呈现了,需要带着一颗心细致欣赏。

(所以还是推荐一定要看IMAX版,极致沉浸式的视听享受。)

借用某个外媒的评论“当下看《沙丘》,就像1968年看《2001太空漫游》。

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万年以后,我们却能从中看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影子。

...

影片中引发惨烈争夺的核心资源“香料”可以想像成石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生活在沙漠中一直被压迫的弗雷曼人显然是中东土著,前去压迫掠夺资源的各大家族像不像西方殖民者?

有人觉得都已经在那么先进的宇宙纪元了,居然还都用冷兵器搏斗,有些无法理解。

其实无论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拥有多么先进的科技,人性的本质还是无法改变。

无休止的争斗,对资源利益的争夺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这可能就是《沙丘》最现实的意义所在。

原作一共六部曲,实在太宏大。

《沙丘》可以说只拍了一个序曲。

真正的故事还未开始。

期待《沙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