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这部作品,是在大概三四年前在大学的科幻小说鉴赏里,郭琦老师的推荐。再见是大刘——谦虚称自己的作品都是对2001的拙劣模仿。可始终觉得科幻作品有时效性,年代久远,1968年一定不如现在的想象如此瑰丽。今天看完电影,原来是自己主观臆断了。

浅谈感受,听说了它节奏慢,所以没想到能一分钟不差不开倍速看完2001太空漫游,不是有耐心,是确实很震撼和紧张。

看到猿举起骨棒敲碎动物尸骨,慢镜头加同样熟悉的交响乐,背后一直打寒颤。《蓝色多瑙河》切到宇宙飞船的时代,让人想起三体中提到的“太空航行和海洋航行的相似”,飞船就像一艘在太空海洋中伴着圆舞曲行驶的船,有看不见的真空在流淌。绕着中轴旋转的飞船,更像是在圆舞曲中轻快起舞。顺着月球上的黑石发出的电磁波,又指向了木星。淡化黑石的背景,更凸显或许存在的更高等文明的神秘和宇宙的不可知,这样更好。

开启的木星任务篇章中,Hal 9000更是让人震惊,原来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看到了AI对人类的威胁。死亡在近乎绝对的安静中发生,唯一存活的大卫,越是冷静,越让观众的紧张情绪无处释放,从hal杀人到大卫“杀”hal,一直都有种窒息感。然而处理地更巧妙的是,偏偏没有告诉观众,hal杀宇航员,到底是人类指使和出错导致,还是Hal的自发决策。长条黑机和红色摄像头,有种在被深渊凝视的压迫感,尤其Hal视角的唇语镜头特写,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最后大卫一人再次见到巨大的漂浮在宇宙中的黑石,穿越光怪陆离的时空星洞,来到了白色房间,不断看到更年迈的自己,最后躺在床上的老人再次见到黑石,化为星童。这也许就是更高等生命的形态,非物质层面的生命,人类进化成了能量形态的生命……无论怎样,浓厚的“不可知”感伴随全程,让你不得不满怀敬畏。

个人感觉,它和其他科幻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把重心放在了宇宙space本身,而不是时空探索,也不是太空历险叙事。在这部作品里,第一次感受到真正对宇宙的敬畏,而不是把人类作为主角,那样太傲慢了!可能正是因为库布里克和克拉克洞悉宇宙面前人类的渺小,所以没有选定所谓的叙事主角,而是一开始就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样的交响乐开篇,宏大的叙事就在一远一近的星球缓慢错开中开始了。开篇就定下了这种第三人视角的庄严和肃穆感,没错,这是一部史诗,一部宏大的纪录片,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主人公的历险记。你完全可以抽离感情去看,观影时,可以暂时忘记自己作为人类的角色身份。

Odyssey这个名字不能更贴切。奥德赛来源于荷马史诗,遗憾只浅薄地知晓其隐喻,奥德赛就像生命进化和诞生的漫漫旅途,漫长而曲折。而从猿猴到人类,从人类到星童,何尝不是如此。影片留白了很多,节奏也很慢,它的目的不是要尝试告诉观众什么,很多是给了观众一个沉浸式思考人类和宇宙的接口,提供的是一个思考和探索的平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电影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