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面对前代大家的作品,年轻人不应该跪着看,应该保持一种年轻赋予人的锐气,从而发出跳出陈规旧俗,发自心底深处的评论。”我甚以为然,同时认为作为年轻人,需要保持哲学家般好奇的目光打量经典,用尚未被体制和规则驯化的双眼认真打量那些被奉为开端,鼻祖的作品,提出发自真心的看法。本在经历义务教育之后,写文已然养成需在提交前反复确认是否偏离主题的我,假此言以壮胆,从而抖落久跪在地的双膝上的尘土,平视大师的作品。

镜头运动构图和更加巨大的空间展现,凸显自然与人力量大小对比关系,形成新的表意和视听语言。电影开篇即是一段夹杂叠画和空镜头以及对主人公大远景拍摄的系列镜头。男主顾青跨过千山万水来到与世隔绝的村庄,导演采取了交叉剪辑,一方面是男主从地平线下缓缓出现再走进,另一方面是黄土高原无尽荒野的横移镜头摄影,同时交叉叠画,让主人公像是被一层窒息的沙尘裹挟般,走在黄土弥漫的空气中。此处的固定机位从左向右摇镜头处理,就是扩大了展现黄土高原的空间,增强顾青来到一个封闭的村庄,打开其闭锁多年的大门的困难。此处的叠画处理是恰当的,结合全片的特色摄影:利用地平线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具有创造性和震撼力的,但是,手持摄影月亮造成了叠画过程中像鬼影一般摇晃,最终到达顾青头顶的确形成了孤单感,但是摄影的痕迹太重不够自然,这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可能也有关系。但是在展现安塞腰鼓的片段中,对白昼月光的拍摄就更加稳定,不免让人对前者的拍摄过程产生怀疑。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手持运动镜头的使用。在拍摄腰鼓表演的过程中插入了一段剧烈摇晃,摸拟人眼的腰鼓表演镜头。其间,演员的律动和镜头的律动频率一致,摇晃的镜头强化展现黄土高原上人们生命的坚韧不拔和旺盛,表现出民族性格的热烈奔放。

对安塞腰鼓的群像拍摄中,我看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击缶表演的痕迹。同样是打击乐器,同样是排列整齐划一动作整齐划一,同样是红色的缶敲击发出铿锵之声。整齐划一的调度让画面和谐中透露出力量感稳定的横移镜头让一个镜头中放下了更多的人。中近景拍摄让人填满了整个画面,但是给我饱满但不外溢的感觉。人物充满画面体现了这一刻人对身体的把控,展现了力量感和生命力。

对称:压抑和封建礼教束缚的象征。本片中充斥着严谨对称的镜头。例如开篇展现陕北民间结婚场景中对证婚人的描摹就采用了微仰拍的对称镜头。证婚人口中念念有词,暗调摄影让画面阴森可怖,严谨的对称则强化渲染了传统婚姻习俗对当地人们的严厉束缚,对妇女自由的戕害。此外还有在翠巧被揭下盖头之前,她孤零零呆在婚房里,严谨的对称画面让翠乔无力感十足,被牢牢限制在礼教之中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但是电影中的对称构图往往配合着固定机位出现,运动镜头和更为复杂的调度中很少见到对称的构图和类似视听语言。

高耸的地平线、山脊线的运用,土地的巨幅占比以及人群的渺小无力感展现。《黄土地》中地平线往往是高耸的在画面的上方三分之一处,土地占据巨大范围,而人物则拍成一条线或者孤单处于地平线之上成为剪影,人在土地上显得渺小无力。除了开篇中极端的构图比例对比,电影中还有多处对地平线的使用。地平线或是山脊线将人的身子埋没,或者是人从山脊线中出现再消失,加强画面神秘氛围。迎亲的队伍从沟壑之间蜿蜒而行,驮着新娘子的血红色轿给人强烈的窒息和不安感,高地平线上人群一字排开,人在屏幕上占比极小。这样的构图设计对于表现黄土高原上人们,特别是女性对命运的无力感展露无遗。

张艺谋个人风格强烈的摄影为电影赋予了摄影师独一无二的色彩,电影摄影恰到好处展现了黄土高原人们强大的生命力和封建势力对女性生命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