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主导的影视产业里,每每出现反映悲情现实的作品,如果剧情、节奏、演技都还不错,加上政治正确,往往能够名利双收。何以为家,无疑满足了以上所有条件。
一
电影开篇,是一个孩子对法官说,自己要起诉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他。
这也是众多自媒体影评的基调:电影里的父母是恶毒可耻的,参考他们的作为与孩子的不幸,如果没有能力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生活,就不要乱生孩子。
从法理上说,早在1968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就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之基本人权”。生育权和生存权、平等权、受教育权等都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要求父母无法为孩子提供幸福生活就不要生育,就如同说没有幸福生活就放弃生命、不能接受良好教育就不要上学同样荒谬。
赞恩(电影的主人公)的不幸生活中存在很多无可置疑的恶行,比如叙利亚内战带来的难民问题、比如社会广泛存在的童婚、比如威逼利诱下的贩卖人口等等,而责备贫穷父母生育的人们对这些恶行却无比宽容只字不提,他们口中赞恩的不幸,并不在于社会的恶行,却在于贫穷父母基本的生育权。
如同一个人因为长相丑陋而被人杀害,罪责不在于杀害他的人,却在于他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二
电影中主人公的悲惨似乎并不仅源于他出身贫苦,父母对他整日的谩骂与暴力,让人们认定孩子的不幸源于父母的卑劣,可电影本身却给了反驳:叙利亚难民拉希尔给予了儿子约纳斯全部的爱,却因为没有身份证明而只能给他颠沛流离的生活。
更讽刺的是,当善良正直的赞恩不得不承担了暂时抚养约纳斯的责任后,他在挣扎之后的做的选择却是无奈将可爱的小宝宝卖给了人口贩子。
在这场游戏里,低贱的出身决定了孩子极难拥有幸福的生活。
赞恩控诉父母生下了他,是因为当他担起抚养孩童的义务时,他才真实感受到了毫无选择的可怕,他对父母的控诉,是一种消极的抵抗,是对生活的绝望。
带给他绝望的是整个社会,而父母不过是这紧密恶行中的最后一环而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的目光不在于批判社会的恶,而选择要求贫穷父母不要生孩子?
因为长期以来,社会对贫穷阶层的污名化已经让贫穷成为最大的恶。人人生而平等、努力就有收获,这样理想化而又与现实脱节的价值观在逻辑上完全等同于贫穷源于懒惰。
三
可贫穷真的源于懒惰吗?
电影中赞恩的母亲在最后对法官哭诉着自己整日工作、终日操劳却依旧无法维持家庭的开销;善良勤劳的拉希尔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孩子能够维持生存;坚强正直的赞恩承担起监护人责任的时候同样被现实逼的无路可走……
在辛苦劳动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背景下,贫穷的原因只是贫穷。
面对一群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于奔波生计的人们,责备他们不肯努力提升自我改变命运,不过是伪小布尔乔亚们一种高高在上的自嗨式审判。
反思一下,那些被贴上吸毒盗窃斗殴标签的贫民窟儿童。是因为哪个孩子吸毒偷窃斗殴而被投放被贫民窟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他生在贫民窟,所以才更容易走上吸毒偷窃斗殴的路。穷未必是恶的结果,却常常是恶的起点。
可如今因果倒置的价值观让人们对穷人的污名化愈演愈烈,人们常常拿消除贫困和消除贫困人口的老梗用以自嘲。这种看似玩笑的无奈已经慢慢演化成人人认同的申斥,穷人不配生孩子。
四
事实上,赤贫阶层长期以来处于失语的状态,即便是这部电影,同样是精英阶层投资、编剧、导演,仍然是精英视角下贫民故事。赞恩的原型们不过是电影创作的原料,他们从未能真正平等独立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只知道有人做了调查统计,证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生活的并不快乐。可是,即使万分艰辛,他们依然或消极或积极的活着。
活着,才有最大的机会。
电影之后,人们应当反思的,是如何改变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更加公正平等的机会,而不是带着鄙夷的姿态指责贫民窟的父母不配生育。
电影本身很好,但很多人可能找错了靶子
何以为家كفرناحوم(2018)
剧情 / 黎巴嫩/美国/法国/塞浦路斯/卡塔尔/英国 / 迦百农/星仔打官司(港)/我想有个家(台)/Cafarnaúm/Capernaum/Capharnaüm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