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故事是讲狗狗的,但其实也不是讲狗狗。

想看狗狗,有很多其他的电影可看,最近的有《冠军亚瑟》。

所以,故事大概还是聚焦在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上吧,港式的小品,“意图”其实相当明显。

但,不知道是不是小编也到了这个“年龄”,还是相当能共情。

故事开始,为了表现老头的“恶劣”,也是花了不少笔墨的。

怼一下快递小哥,那属于常规操作。

...

外出吃个饭,也是搞得人神共愤才罢休。

人设既然都这样了,女儿不理,也属于常情。

...

但是,看起来郑丹瑞在单位倒是个“好人”,一帮徒弟,在师父退休时还凑钱买了台手机。

只是,同期的黄德斌,人家早就挣够了资格“延迟退休”,郑丹瑞到了年龄只能乖乖滚蛋。

差别明显看得出来。

一个老头,脾气又不好,社会地位又不高,再加上没什么钱,那几乎没救了,活该孤独终老。

...

老头也不想活了。

自己多少还有点退休金,40个w,其实也不少了,但在香港那边,估计连厕所也买不到。

算了吧,老头想着,对彼此都留个体面,苍蝇腿也是肉,人家稀罕不稀罕是一回事,自己也算尽力了。

...

但是,死不成啊,死了就没故事了。

老头,被狗狗救了。

于是想着收养狗狗。

千辛万苦找到前狗主,就是办个移交手续的事儿,人家不愿意。

原因也很明确,办手续需要占用工作时间,请假就没工资。

尼玛,你敢说得再明白一点?

再明白一点,你就别想过审。

...

经过一番折腾,老头的“固执”算是有点改变了。

那么多的流浪狗,逮着了,不是人道毁灭就是“人道”,貌似好像也没得选啊。

说起来,当年二战时期,曾经也“拟出台”类似的政策,后来被否了。

因为画家最后还是觉得,“人道”太慢,还是人道毁灭来得快。

...

老头可怜的退休金,女儿压根看不上。

一气之下,老头决定都捐了。

但是,爱狗人士并没有因为老头捐款就“顺利入学”。

老头这下可气得不轻,尼玛,现在所谓的名校,都有捐款入学的名额,怎么,欺负我老头不成?

...

和女儿的关系就这样了。

因为狗狗,老头和爱狗人士,渐渐“投缘”。

平日里无法宣泄的情绪,大概是找到了一个出口。

父女缘薄,从一个父亲的口中说出来,内心大概是莫名悲凉的吧。

...

故事,大概还得从老头年轻的时候说起。

当年的往事,到底是谁对谁错?

大人的世界里,没有000,也没有255255255,太多的灰色地带,观点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永远不会相同。

...

当年的郑丹瑞,也是把女儿捧在手掌心的。

可是,搬砖的手,捧不了掌心。

当郑丹瑞发现,自己在为家庭奋斗时,妻子已经背叛。

可以和谁说?

男人,没有说话的对象。

出轨,那必然是你的错。

妻子出轨,那也是你的错,不是你不行,就是你不行。

连唐长老都感叹“世上难得两全法”,更何况郑丹瑞。

...

此时的女儿,还说要养狗,真要命。

有那么一刻,小编深深的共情了。

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老头已经心力交瘁,再添一条狗?

《小王子》里头说过,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承担,并不是因为你喜欢。

...

故事里头,还有一段爱狗人士和男友之间的拉扯也很有意思。

男友在背后默默支持了很久,这次,真的要走了,至于如何兼顾女友,男友也是做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到了爱狗人士这边,只有一个问题——能不能关心一下我?

好么,在狗和男友之间,她选择了狗。

男友在家人事业和女友之间,必须选择她。

这个逻辑,满分。

...

其实,也完全搞不懂爱狗人士究竟凭什么活着的。

或许,香港那边还有很多老头那样的人,一言不合就捐款。

这些捐款,让爱狗人士活得很潇洒,除了照顾狗狗的生活起居之外,不妨碍自己上网聊天。

当然, 爱狗人士如此爱狗,这话能扯到童年。

所以,爱狗人士宁愿爱狗,也不愿搭理自己的老妈。

说起来,和老头的女儿有一拼。

...

当然,故事并不能以这样的撕逼方式大结局。

港式小品,最后都是温馨兜底。

老头和女儿,也有了和解的希望。

但是,谈到当年,女儿即便知道了真相,依然觉得,老头做得有问题。

...

她的逻辑是,老妈我又管不了,但是,我可以管得了你。

如果,你不听管,那别怪我跟你翻脸。

男人,怎么做都是错的,除非女人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否则,不是不行,就是没用,或者,就是只懂得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