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决心看这部电影或许很难,戛纳电影节颗粒无收的战绩,开分6.0被称作那不勒斯的旅游宣传片的满屏攻击。于是,“美作为一种罪过”不仅是渗透在电影表达中,更是在这部电影的观者心态里了。但除了帕特诺普的美貌,除了那不勒斯的盛景,我以为还有不少东西,我愿称之为美的感觉。

...
被帕特诺普的美貌深深折服了呀

这部电影最大的矛盾在于情,具体就是哥哥跳海自杀事件。影片对其的表现很有意思,哥哥总是头朝后入水耍酷,却在那一次泪流满面,然后彻底沉入水中。而这一切竟是因为自己的妹妹(帕特诺普)和她的情人腻歪。影片设计的很妙,这竟使学人类学的她开始探索自杀的人类学动因。

...
曾经醉生梦死的三人

影片也绝没有旅游宣传片那么简单,描绘了各色人物,作家,富豪,演员,教授,慈善家,教父等等,虽然都不细腻地描绘,却旁逸斜出,也共同构成了帕特诺普的独有的品格。

...
帕特诺普与作家

保罗延续了他在《年轻气盛》(只看过这一部)里的思考,有关年轻与衰老,奢华与贫穷,以及折射出的各个人追索的人生意义。帕特诺普这一生如何评价呢?哥哥自杀的巨大冲击,让她曾经迷失;但人类学以及巨婴的“观察”似乎唤醒了她内心的一些部分,不再为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生生死死。可“情”真的微不足道吗,情已逝,我相信她望向大海,总会怀念那“三人游”的时光。

...
巨婴,很有意思的构图

另外有不少《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影子,美构成一种罪过,成了男性凝视的产物,也意味着易逝与脆弱。和西西里的玛莲娜一样,她不喜欢收敛自己的锋芒,却懂得节制自己的美貌。那个经纪人和演员说她眼神空洞,我却认为是一种忧郁的迷人。

...
多次出现的物化象征

每个人都想知道帕特诺普在想什么,但或许她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因为她只要静静在那儿,无论沉思与否,都俨然构成了那不勒斯最迷人的风景。

...
美的感觉

因为美的感觉,总是超越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