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实话实说,这部剧在剧情上的坑有点多,无论是前后矛盾还是bug之类的,剧本太满了所以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所以我想主要理性思考一下这部剧里对人物的刻画。

首先导演就对这三个主角:响飙胜的缺点没有任何含糊的刻画,甚至放眼整部剧有关此三人的角色导演都刻画得非常犀利,比如王响的自负,龚飙的一事无成,马德胜的游离,王阳的恋爱脑,以及王阳母亲的过分溺爱,黄丽如的轻浮。(不喜欢这部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待会儿再说)这些最显著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导演完全是摆到明面上去告诉观众了。因而围绕这三个人所产生的悲剧的发生都和他们自身脱不了干系。而他们每个人的悲剧汇总到同一个时代里,就是时代的悲歌。

而在这些人物里,我最喜欢的是导演对邢建春的刻画。可以说邢建春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在服务他这个人的形象——一个欺软怕硬,阳奉阴违,滥用权利的保卫科长。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是时代的惩罚,所以在16年的部分又把邢建春那种脆弱又要强,愧疚又好面的小市民形象描绘得更加立体。他一直就是这样一个小市民,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他所具有的小市民特征也不同。

而在响飙胜三名主角以及王阳、母亲等关键角色的处理上,如果没有邢建春这样恰到好处的着墨,就会形成现在剧里的状况——因为过于强化人物个性表达而让剧情和故事上有了很多窟窿。就举一个例子(虽然还没看大结局但想也能想到),王响的无事不管出事就骂的教育方式很间接地导致了王阳的死,但他并不是一次两次的这样处理儿子遇到的问题。

最后浅要说两句这部剧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对女性角色的处理和安排,太直接了,太扁平了,太工具人了,比如一看到王阳的母亲,要么就是王响又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要么就是她把王阳放走了。这些所谓要突出的一个“做母亲的真实感”真的太扁平了。再比如黄丽如、殷红这些角色,真的就是各自故事线中一个服务男主/女主的工具人角色,尤其是在主线故事里本就有些多余的龚飙线,黄丽如的参与更加可有可无了。

当然我故意没有谈沈墨、傅卫军和隋东这组,因为我个人认为对沈墨的心路变化刻画得极其失败。一个忍受了二十年的姑娘应该是最成熟的,但整部剧的犯罪部分都是在填她的坑,真不太能说过去。

还有一些次要角色,比如王北、药店小妹、ktv老板、沈辉、隋东、李巧如、崔警察(忘记名字了)、李群、沈墨的大爷大妈、宋厂长等等,这些人物有些着墨是足够的,而有些着墨的就有点不明所以,让人等得干着急,最后也没等来个解释。可这似乎又不是个问题,因为按官话讲次要角色就是次要的推动故事发展的。可总觉得这些瑕疵太显眼了,就比如一张接近满分的试卷里面几个小小却鲜艳的红叉,非常夺目。所以还是希望导演在未来的作品里能有更好的处理。

但最后要强调的是,我并没有去按照普通的悬疑或者家庭犯罪剧去看这部片子,而更是从它所要反映的时代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样在很多人物刻画上可以自洽。总的来说是部值得观看并思考的好剧,个人最喜欢第6、7集。也希望今天看到大结局后,这篇讨论里的某些问题能得到最合理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