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对《漫长的季节》的期待,去看《沙尘暴》肯定是会失望的。但影片整体的基调、美学、叙事风格已经算难得。下面纯表达下,对在这张好桌上却没能上出好菜的失望。

王良 ★

...

应该是全片灵魂人物,却成了纯纯的工具人。行为动机简直同人格分裂,也难怪观众也被耍猴一样,弹幕里撕起来了,有人说“王良也很可怜”,就有人说"你疯了吗,他就是全剧最坏的人"。

王良主要的恶行是逼迫刘三成“得”到了刘盈盈,随后就成为刘盈盈忠实的仆人、完美的爸爸、杀人计划的执行者、以及不计价爱回报的殉道者。

片中一直都用肉票去简化王良和刘盈盈的关系,似乎把他塑造成一个一心只要满足满足淫欲的禽兽。但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和权利有关,特别是性关系,如果他能在两人完全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占据性关系中绝对的控制者,那就不可能在所有的其他生活中只能是一个毫无话语权的下位者。另一方面,王良自己也说的很清楚,他对盈有一种对母性和女神的崇拜感,是有很强的心理渴求的,这种需求和他只是要得到对方身体来毁灭对方的希望的带有“破坏感”的爱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互斥的。

对王良的出身做了介绍,来烘托人物的悲剧性。但显然作者也并没有回应这之间的关联。他在原生家庭中“背叛”了母亲,是他对父族家庭有更强的认同感,那这种背叛让他感到愧疚恐惧成为梦魇了吗,以此就能成为他在刘家成为一个看起来毫无自我散播爱的“天使”吗,无法理解。

编剧试图把王良当做“”漯河”形成一种象征关系,他们边缘、贫穷、单纯、充满矛盾。但我只能说人物千疮百孔,文学性上的更高追求就无可谈起。

刘盈盈 ★ ★

...

得到了几乎所有观众的认同和理解,至少说明这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是合格了。可以称为“完美犯罪者”,问题也恰恰出在“完美”上。

她的家庭无疑是不幸的,对其造成压迫的,但客观的说真的是毫无办法吗。但凡拿出1/10她后面杀人魄力和勇气,这事也没那么死局吧。

问题还是出在她和王良关系绑定这个事件的巨大bug上,因为这件事完全的不合理性,导致连带的这件事是如何毁掉她人生也是莫名其妙。后面一系列操作的处理都极其草率,刘盈盈必须献身,献身必须怀孕,怀孕就必须生孩子,生孩子就必须回老家,回老家就必须被他爹控制。如果说刘三成是全片父权压迫的施害者,那刘盈盈就是完美的配合者。

刘盈盈和王良后面三集的关系很难让人不想到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问题是那边男女主是缔结了几十年的信任关系,这边是两个不清不楚的杀人同盟。观众刚刚代入刘盈盈对王恨的咬牙切齿,突然又看不懂他们两个人什么时候又好上了。特别是刘的二胎,从时间线看好像和救多多也没关系,观众真的只能“好好好,只有我一个老实人是吧”。

另外对刘盈盈少女时代家庭的刻画也极其失败,纯纯就是表现天真烂漫,也看不出这个家庭有什么资金困难、重男轻女,全家都其乐融融的。好像突然一夜之间,她爹和她弟就恶魔附身了。

刘大福 ★☆

...

没有人物刻画的一个人物。就是为了塑造一个坏人而存在,连他的坏都让人不能理解了。如果一部片子里有这么一个毫无人性的人存在,确实可以省去很多功夫让剧情合理,让他做绝坏事,最后麻利下线就行了。

如果说他因为急于想奔前程对程春的绝情,我还勉强能理解。那明知自己杀人有把柄在别人手上,还毫无忌惮的对他姐的嚣张发言,一直不肯去做抽血配型就不是正常人思维了吧,难道就是为了表现他的冷漠无情、忘恩负义。

在这部片子里两父子对刘盈盈的剥削欠缺很多“技巧”,也可以说是编剧导演对观众欠缺太多“诚意”。

同样让我无法理解的还有丁宝玉的顶罪,如果王良是情圣一号,那他就是情种二号。

犯罪片里牺牲是一个很常见的被用到的母题,用的好可以升华全片,用的不好就是危楼而已。

最后表达,全片觉得比较有亮点的两组人物,一组当然是孙彩玲和关乔,另外一组是局外人的老陈和女警官。特别是土豆试验的关乔的角色,算是比较有新意,也让全片多了一条文本意向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