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F(怒呛人生)可以说是这些年最最最独特的关于亚裔的网剧了,和主流欧美剧中“正直善良勤奋刻板”的工具人亚裔不同,这部剧的女主Amy和男主Danny是两个在自己的生活中十分“正确”但私底下因发疯而相遇的“同类”。

白人的童话爽文是打败恶龙夺得铁王座和宝藏,亚裔的童话是憋屈了几十年的“好学生”终于有个机会可以发疯。

搞砸一切也意味着你生活里出现了一个大大大问题,于是,与它相比的其他一切事情,一切把你压得喘不过气的:所谓“都很重要”,所谓“你需要平衡的几件事”,都不再重要。

大问题搞不定,小问题不重要,于是你终于可以放下担子喘口气,获得你原本人生中永远得不到的中场休息。内心甚至想来杯香槟庆祝一下原本“正确”的生活循环终于被打破了。

为什么Beef能让大家觉得这么过瘾?小铁和子子问了好几个看剧的朋友,大家的回答都是:因为爽啊,超爱看他们俩发疯的。

如果说脱口秀演员是我们的嘴替,那么beef这部剧就是我们的“疯替”。

可什么时候发大疯,发有特色的大疯成为我们隐秘的生日愿望,成为我们的guilty pleasure了。

全亚裔的编剧、导演团队这次真的挠到了我们亚洲人的痛点。这个痛点过去是一块伤口,现在或许正在结痂,不挠它痒,挠到了痛。

从去年的《瞬息全宇宙》到今年的《beef/怒呛人生》,共同的情感背后是共同的伤口。到底是什么样的痛让我们都有“想发次疯毁掉一切”的冲动呢?

其实从Beef中Amy在迷茫时一路“洄游”到父母家的那场戏就能看出,创作者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落点: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和家教氛围。

但深究下去,你可能会发现创作团队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有些似是而非。难道原生家庭有毒,我就没救了吗?

“西方的心理疗愈法对于东方的心灵没用,你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一集两个人在荒野里互喷真是把人笑惨了。但这也带出了一个现代人都想过的问题: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

或者更直白一点:原生家庭有毒我就没救了吗?

《beef/怒呛人生》的主要角色们都来自移民家庭。他们的父母是来自亚洲各个国家的第一代移民,因此他们的家庭氛围更偏向父母成长的亚洲而不是孩子们所处的美洲。

无论何种文化,原生家庭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共性问题其实反映了这种文化的某些特质。亚洲家庭中的特点是家庭成员的绑定纽带强,家庭内部的等级和秩序清晰。

女主Amy、男主Danny、女主丈夫George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都存在不同的问题。

Amy是中越混血,是被家庭禁声的孩子。父亲是控制欲极强,对子女要求要求严苛的高压型家长,把“我们都是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为什么不像隔壁的孩子这类话挂在嘴边”。但他事实上是极度自私又以自我为中心的,连对子女的付出也是首先自我感动,绝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也绝不认错。而她的母亲是一根软刺,拒绝回应Amy对家庭的质疑和讨论。

Danny是韩裔,家中长子,是被期望捆绑的孩子。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全盘接受父母的价值观,一直在做“正确”的事。父母总是问他什么时候才能赚到钱把他们接回美国,并抱怨在韩国怎么不好,过得如何凄惨,从各种维度暗示他敲打他给他压力,Danny稍有不对他们就通过“虐待”自己的方式道德绑架他。如果他做不到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Geogre是日裔,是被圈养的孩子。大艺术家父亲早早离世,母亲看似完美贴心,实则控制欲极强,让他生活在谎言里,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变成了空心人。他母亲说,如果没有Amy,他就会坐在海底无聊到死。

剧中看起来最不精神内耗的是烂人堂哥Isaac ,因为好事儿都是他牛,坏事他都全赖别人。他也是看起来最缺乏家庭教育的一个人。

尽管Amy意识到了有毒父母的问题,但她仍旧很难走出来,会觉得自己生活都在演戏,内心是破碎的。尽管她努力不把相同的问题传递给孩子,但她的焦虑和不安能被孩子感受到,也就能被孩子学到。

找到了问题,可如何解决呢?

要求父母改变实在太难,而且童年时的创伤和不圆满已成定局。只有现在和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父母的养育有缺陷,那为什么不试试自救呢。self-parenting ,哪里不对补哪里。

小时候看《家有儿女》,谁没羡慕过包容理解的他们的家庭氛围呢。

但现实中,双亲因为性格、生计等问题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想和父母坐下来沟通也很可能会变成互相指责或者无止境地翻旧账。就算是beef中Amy和George那么努力去给孩子一个完美的家庭,小女孩Junie也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觉得无聊。

如果没有完美的父母,那不如做自己的完美父母。

等不来一个和解,不如自己给不圆满的创伤打上创可贴。

首先让我们抛开一切限制,去想象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怎样的。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的。

爱并不代表放纵孩子享乐,而是意味着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理想父母不仅会在身体和心灵上都照顾好孩子,还会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让ta有充分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理想的父母不是单向度地输出,而是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能够平等地去看待、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帮助ta分析问题,给ta支持和鼓励性的力量,一起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让孩子在爱中获得足够的底气,在成长中拥有在世界上好好生活的勇与谋。

当ta放纵吃喝熬夜玩乐时,要及时制止ta伤害自己身体的习惯,并关心ta是否最近压力太大需要排解。

当ta遇到困难时,要先分析问题,再和ta一起面对问题付出行动,平常心看待一切。

当ta挫败时,先理解ta的困境,用积极的心态鼓励ta,毕竟世界上不止一条路可走。

当ta焦躁难过时,抚平ta的创口,为ta寻找“止痛药”,追溯负面情绪的源头,试着让情绪过去,把爱留下。

面对机遇和抉择,做ta支持性的力量,和ta一起分析利弊做好规划,遇上变故也不怕,每个选择都是好选择,都有随机应变的办法。

当ta取得成就时,无论多小的事都值得大声庆祝和鼓励,恭喜ta对这个世界的把握又增大了一点点。

当ta......

当你构建了“完美父母”的想象,我想你已经明白self-parenting是怎样一回事了。如果不能从原生家庭汲取足够的营养,就做自己的完美家长吧,把自己当做孩子来养育。完美的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你就怎样对待自己。

世界上不会没人爱你,但在等到那份爱之前,先从自己爱自己做起吧。

呵护自己,就像自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关照自己,就像自己才是自己最有爱最包容的完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