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做了一場冥想的呼吸練習。After Yang的觀影體驗就是這樣一回事。

  第一感受是,電影的質地和《Her》給我的感受很相似。二者都在描述一種烏托邦式的樂觀未來:科技發達并用于征途而不是毀滅世界,人們生活安定瑣碎,用高概念的科技去做生活裡最平常的事,由于科技十分發達于是不需要用視聽元素去強調科技的發達,以至于他們的所處的未來看起來很接近現在。

  這部電影的可愛之處和可恨之處都是相當明顯的,而且兩者重疊度不高。恨的人會因為直觀的“可恨點”讨厭它,而愛它的人也能感受到電影中明顯的不自然之處,但并不影響他們總體上對“可愛點”的熱情。

  先說可恨點。有些觀衆會批評它作為一部“科幻片”太軟,過于平淡,科幻元素的存在感不高,這是期待與所得錯位導緻的,沒什麼好讨論的。另一些觀衆會嫌電影節奏太緩慢,家長裡短含量高信息密度低,電影裡的媽媽和爸爸不像是真人,永遠都語氣溫柔但蔫巴、有氣無力,連沮喪生氣都是淡淡的向内的。再加上機器人楊一些似人非人、似是而非的哲學讨論,不斷閃回重播的鏡頭,很有故弄玄虛的嫌疑。再加上電影的剪輯有些地方切換太快太頻繁,不自然的感受會讓本就挑剔它不足的觀衆更難進入到電影的頻段裡,也就無法一同共振。

  再就是文化挪用的嫌疑。電影中的中國小女孩有一個日本名字,做茶葉生意的爸爸用的是接近日式的碎茶葉還是茶粉。電影中人物的衣着也是中式和日式的混雜風格。而導演是韓裔。寬容的解讀是:導演想要通過把亞裔和亞洲文化捏在一起去表達亞裔在北美的自我認同問題,也想借此闡述亞洲文化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陰陽相生相長的特點。但無論如何,這種表達方式還是太貼近文化挪用了,是一種誰都不讨好的做法。

  而這部電影值得喜歡的點同樣明顯。它塑造的未來世界裡,科技為人服務,科技帶來的問題落點也自然地回歸到“人”這一概念上,包括克隆體和機器人的廣義的人。喜歡楊腦海裡的記憶碎片,喜歡人通過楊的記憶望向自己的那些瞬間。楊的記憶映照着觀看者自身的生活,是什麼構成了生活?是夏日的樹影,溪水旁的灌木叢,散步的森林和家人相聚的細雨。喜歡重複出現的楊看向鏡子裡自己的鏡頭。盡管他不介意人生盡頭之後什麼都沒有,但每次望向鏡子楊都在确認自身的存在:平和,悲傷,甯靜,喜悅,失去的可能複得但也可能是永恒的湮滅。公園的一個晴天,吃剩的一碟橘子皮,雨水帶來的濕潤觸感和茶葉無法描述的味道,逝去的人在出現在眼前時心痛和心動同樣洶湧的海嘯。人類的存在和記憶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無關緊要的思考,沒用的問題,羞于說出口的好奇背後是不是人之所以為人最深刻的秘密。無關緊要和終極疑問之間隻隔着陰和陽的距離。

  喜歡在和當下有距離的地方看見那些真正重要的問題。就像所有曆史都是當代史,所有投射到未來的想象都是當下擦身而過時在我心上留下的淡淡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