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没关注过,偶然看到就点进去了。男主母亲和要盐运使夫人那场戏就表现出导演编剧手法之高明,很生活化的细节,一下子就带出了很多事和当时背景。

主角团是几个留日军事生,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清朝宗室青年(男主)接受革命思潮后改变保皇改良的想法奋身加入革命党、一个女主从不谙世事的二小姐出来经历风雨后也加入革命党,最后一同助力辛亥革命并获得爱情的故事。

但看着看着发现似乎完全不是。这部剧居然是个现实主义作品!


我从哪里开始慢慢察觉的呢,就是这部剧没有一句口号,但是它的剧情和镜头很明确地在表达一种观点,而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女主身上。

有一组镜头,是女主认识的一个有才华和知识但是疯癫自负大男子主义的革命党人吴(因为一些原因女主被迫和他流亡日本)正在和其他革命党人高谈阔论,而女主在倒腾怎么烧柴。

起初吴是有些积蓄的,女主起初找工作是为了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看吴的脸色生活,但由于他不工作只搞革命,后来基本上都是女主供他吃喝生活,分开后吴甚至还跑去找女主要钱。

女主虽然对他态度很敷衍而且总是呛他但是一直在照顾他,保护他。他竟然还反对女主去工作说怕女主被骗了,说答应了女主家人要保护好她,女主哄他说

“你快吃饭吧已经两天没吃饭了,你吃饱了才有力气保护我呀?”

这个地方真的讽刺意味拉满。

女主偶遇男主,男主说自己来日本学习军事只为挽救国家,女主说:“哎哟我天哪,你们男的是不是都这样?你们是不是特别想当这个国家的父亲?依我看,这国家谁挽救谁还真不一定。”

编剧想表达的,后来也借角色的口表达了,便是土地和人的“生生不息”。




最近剧情写到,男主角团们要从军事学校毕业回国了,男主先前一直暗恋女主,现在又要回国了可能再也见不到,碰巧男主的教官要上战场了(日俄战争),他请男主去红灯区爽一番,男主说可是你不是已经向芳子小姐求婚了吗,教官说这是两回事。男主又请教他的两个兄弟,兄弟说那个女孩肯定也喜欢你,我是过来人早看出来了,男主说可那女孩很骄傲,女孩喜欢你才对你骄傲,以及要趁太阳好及时晒稻草之类的。毕业典礼结束后,男主多喝了几瓶酒壮胆,来到女主家。

我以为他要告白,没想到……男主强奸了女主…………

是啊,然后我仔细一想,前面全都是铺垫,男主因为女主只认为自己是一个少年而生气,男主苦恼于自己的兄弟都有男女经历了就自己没有,关键是他强奸完了不是说恶狠狠的,而是露出了满足和征服的笑容,第二天还充满自信地来找女主,被女主撕心裂肺地大喊畜生轰走后还很困惑。

这一笔写得太令我震撼了……

我之前也不由得由演员们的般配模样而产生幻想,还想着男女主什么时候能在一起。其实铺垫虽然没有剧本中那么明显但也很多了,而且此行为符合该角色的行为逻辑。始于幻想,终于质量,我有很多其他娱乐的选择,深刻和沉重我不会天天接触,忙碌的工作中休息时我喜欢轻松和愉悦,但一旦接触到了这类作品,它直面人性,在震惊、痛苦之后,便能给人的心带来更宽厚的稳定,这就是现实主义带给我的感受。现在这样的作品不多,是一定要鼓励和支持的。




这个剧不喊口号而是把想说的都用剧情和人物的行为来表达的国产剧。它没有标榜自己是什么大女主剧,它没有明说自己是从女主视角来写故事,一大半笔墨是在1900年后各方人马的思潮碰撞。它没有说“我们女人也能当家作主”“我们女人就一定要靠男人吗?”“推翻封建,女人也能挽救国家”,喊着这些口号的同时女主却处处被男主救,是男主剧情的附庸。或者特地迎合观众制造虚幻的、女性成功的样子。

它写的是女主被迫流亡日本后大哭后悔想家人,别人来问怎么了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她抽泣着说那你可以告诉我这里哪里能买到米、面、菜吗?

从这里开始初见端倪的落实在地上的那种生命力,后面更是愈发珍贵和闪耀。这种落地的生命力是家国的基础,是无声的、实际上却支撑着一切的力量。是女性,是土地,是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