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今年以来,我被电影打动得最深的两次,都是来自港片。一部是《年少日记》,一部是《填词L》,两次都是看得大哭,眼泪哗啦哗啦根本止不住。
《年少日记》讲的是东亚普遍存在的令人窒息的家庭亲子关系,功利且粗暴的鸡娃教育。比起《抓娃娃》的奇观式展现,它更现实,更内敛,也更能让人共情。
《填词L》作为一部讲述年轻人追梦故事的青春片,之所以打动我,则是因为它过于特别。
一方面,它很港味,不管是题材还是台词,处处都打上地域文化的印记,是只有香港人才能拍出来的电影。毕竟,除了香港,还有哪里的年轻人会把“给粤语歌填词”当做一个毕生梦想来努力追求呢?
另一方面,它又很私人,是香港女导演黄绮琳自传性的作品,片中那个一心想当填词人的追梦少女,就是二十年前的黄绮琳本人。女主角追梦路上所有的激情与曲折,都是有真实来源的。
这样一来,它就从那些套路化的青春片中跳脱出来,真挚热烈,以情动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同时它又以粤语歌为线索,映照出了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让听着粤语歌长大的这一两代人,都能带着深深的怀念沉浸其中。
因为电影的自传属性,它的情节与黄绮琳本人经历是高度一致的,而借由这部电影,黄绮琳的人生又有了意外的走向。我觉得戏内戏外已经粘连为一体,无法分开,共同构成了一个更丰富也更动人的故事。所以,在讲电影本身内容之前,请允许我先来讲讲黄绮琳这个人,以及她的成长背景与历程。
黄绮琳,1987年出生于香港,成长年代正是粤语歌最鼎盛的时期,影响力辐射两岸三地及至所有华人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巨星和金曲,张国荣、谭咏麟、陈百强、梅艳芳、陈慧娴、叶蒨文、张学友、Beyond乐队、李克勤、郑秀文、杨千嬅、陈奕迅……可谓星光璀璨,一时多少豪杰。
而在这些巨星和金曲背后,有一群不可忽视的幕后推手,就是才华横溢的填词人群体。
一直有种说法是,比起国外的流行音乐,中国人会更注重一首歌的歌词,歌词表达要引人共鸣,这样歌曲才能深入人心。而比起中国其他地区,香港的粤语歌在歌词上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又尤其让人瞩目。华语乐坛最负盛名的词作者,一大半都来自香港,从老一辈的林振强、郑国江、卢国沾,到后来的林夕、黄伟文、周耀辉,都是公认的词坛大家,他们接续的是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传统,把流行歌歌词提升到了文学的高度。
一地的文化氛围,当然会直接影响此地的年轻人。眼看着已经有那么多前辈靠着填词成名成家发光发热,肯定也会有一批一批的后辈想要接续而上。这其中,就有这个叫黄绮琳的女孩。
黄绮琳小时候喜欢听歌,这没什么特别的,多数小孩都会听歌。她爸爸喜欢许冠杰,她喜欢的是苏永康和郑秀文,人生中第一次去红馆看演唱会,就是郑秀文的演唱会。
她小时候上过很多兴趣班,这也没什么特别的。她学过跆拳道,也学过钢琴,但这些常规的兴趣门类都无法让她持久投入。
直到有次学校音乐考试,要记一些古典音乐的旋律,她一开始觉得很难,根本记不住,然后突发奇想,把一些粤语词填到旋律里面,很快就记住了。
这终于让她感觉到,自己是个特别的人,和周围同学不一样。从此她就爱上了填词,利用课余时间废寝忘食钻研填词技巧,和同学合作创作一首新歌,在学校文艺汇演中献上自己的创作,还报了个填词训练班,又到处报名参加填词比赛,获过大奖。这种训练班,这种比赛,应该都是只有在香港才会容易遇到的事物。
后来她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可兴趣还是在填词上面,在这条路上继续拔足狂奔,去努力结识音乐人,去联系唱片公司,还去台湾谈合作事宜,甚至一度和某唱片公司签了约。
年轻人碰到所热爱的事情,是不会计较成本代价的。那几年,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词,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为的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有一天,自己写的歌词也会被大明星唱出来,唱到红磡体育馆,让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合唱。那种成就感,想来会是无与伦比的吧。
但是在慢慢接近梦想的过程中,现实的坚硬壁垒也接踵而至,原来和唱片公司音乐人的合作会随时生出变数,原来多数填词人的报酬都少得可怜,原来这个行业的竞争是如此激烈。
随着不断地由希望堕入失望,黄绮琳发现靠填词根本养不活自己,她也一直没能写出脍炙人口的热门金曲。
终于,她打算另寻出路,去了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念了个硕士,与填词行业渐行渐远。不过她也没有完全放弃。硕士毕业的时候,她把自己多年来填词的一些心得体会整理成了一本小书,定名为《我很想成为文盲填词人》,像是对自己失败的自嘲,又像是对旧日理想的告别。
后来书真的出版了,同时她也开始投身于影视行业。这一次,她的经历要顺利得多。2012年,她自编自导了短片《赤蜡角到天水围是我爱你最佳距离》,在业内很快就得到了一定反响。2016年,她担任都市爱情剧《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的编剧,这套剧应该算是近十年来口碑最好的港剧之一。2019年,她导演了首部电影长片《金都》,是一部婚恋题材的文艺片,在影迷和专业人士中收获无数好评,后来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真是让人始料未及。按照常规走向,黄绮琳应该就彻底放弃旧日理想,转换赛道深耕影视行业了吧。
她本来也以为已经把填词梦完全放下了。可是在筹划第二部电影长片时,她突然想到了那本《我很想成为文盲填词人》。和监制沟通后,对方觉得可以试着把这本书改成剧本,鼓励她就把过去填词的经历拍成电影。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个项目就此开动,昨日的理想再次照进今日的现实。不过她觉得填词这个题材太过小众,怕收不回成本,为此放弃了本来到手的900万政府补助金,宁愿自掏腰包,把之前《金都》挣的钱都投入到第二部电影上去,自负盈亏,这样更有底气。
这才有了《填词L》。这部电影成本只有200多万港币,钱虽少,但黄绮琳找到了最适合这个故事的团队。女主角钟雪莹本身也有过相似的填词经历,所以完全能领会黄绮琳的心思。演员中唯一的明星葛民辉,因为欣赏黄绮琳,愿意不计较片酬过来帮忙。还有填词界的一些前辈,潘源良过来客串,黄伟文热心给出建议。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一部极其真诚、灵动、可爱的电影。其中一些本来很简单的场景,被添上了动画效果,以此来和歌词内容产生对应,让少女脑中的奇思妙想具象化了。
这部电影没有完整的故事线,而是碎片式的讲述,就像一本私人日记。全片被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重点讲一个填词技巧或者步骤。由此,我们得以知晓填词背后的一些冷知识。比如,粤语歌一般都是先有旋律,再把文字放进去,所以才叫“填词”。粤语分为九声六调,歌词里面每个字的声调要和旋律相贴合,这样才能和谐悦耳。这个要求被称为“啱音”,意味着给粤语歌填词要比其他语言难得多,有点类似于古诗词里的平仄对仗,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标准,远不只是押韵就可以。
这也会让我们感叹,束缚多不一定是坏事,这可能反倒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让粤语歌词的成就超过其他地区,就像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形式最严格的绝句和律诗。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让有过创作经历的人瞬间心领神会的细节,比如生病住院还想着要交稿,让过来探病的朋友帮忙电脑打字;失恋后第一反应是要记住这感觉,以后可以用到创作中去;还有最戳人的一处,就是唱片公司领导对女主角说,你努力了这么久都还是没有成功,会不会是因为你根本就不适合这一行?女主角听到后,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僵硬,但又要强忍住,回应说,自己根本没努力过。我们知道,这不是实话,她只是想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骄傲。
当然,片中也会遍布一些粤语歌元素,就像埋了无数个彩蛋。
不过坦白讲,这部电影是有一些瑕疵的,因为受限于投资成本,或是因为导演经验不足。再加上里面太多的粤语梗,对非粤语区的观众会构成一定的理解门槛。但因为我能感受到投入其中的那股真挚饱满的情绪,很快我就会忽略那些瑕疵和障碍,跟导演一起沉浸到里面。
我也会回想起自己青春期的创作梦想。上大学的那几年,我几乎每天都要写东西,什么体裁都写,日记、影评、书评、随感、小说,写完就发到博客上,跟黄绮琳一样,废寝忘食,不计代价,把写作看得比现实生活还重要。电影中的女主角跟人说,只要能让她发表作品,她宁愿不要酬劳。我那时候也是这样,写了上千篇文章,拢共只挣到过千把来块稿费而已,但我依旧乐此不疲,稿费不重要,我写只是因为我想写。那时候,我绝对想不到将来有一天能给三联写稿。
我其实也写过几首歌词,当时还颇为得意,但又不知道怎么进入唱片行业,只能束之高阁。现在看了电影才惭愧不已,原来我那根本不能叫歌词,太不专业了。
电影之所以叫《填词L》,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其实也是导演的一个自嘲。粤语里有个字叫“捻”,本意是“捏、搓、揉”之类的动作,后来引申为粗口,意指男性性器官。“捻”和“人”,在粤语里是谐音。黄绮琳的意思是,她本来想当一个填词人,可是没能成功,顶多只能算是个“填词捻”。电影本来的片名就是《填词捻》,但粗口不能直接作为片名,于是简化为《填词L》。
这部电影完全违背了常规青春励志片的套路,一直到最后,女主角都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梦想终归只能化为泡影。但你又不会觉得特别失落,因为即便没有成功,可那些创作出来的作品,始终都是属于你的呀。它们丰富了你的人生,让你有了更多的沉淀,让你区别于其他人。
这些说起来似乎只是陈腐的鸡汤,但是,神奇的是,电影之外发生的一些事,补足了电影里的所有缺憾——
如果你在看完电影后,继续耐心看完所有字幕,就会发现,电影里所有的配乐,都是黄绮琳自己填的词。所以这部电影不光是缅怀青春,而且是时隔多年重拾所爱。她终于实现了给一整张专辑填词的夙愿,这次是给自己电影的原声OST。
电影票房不算高,但在业内获得了很多好评,也入围了多个奖项,包括女主角钟雪莹的金像金马双提名。最后,电影主题曲《填词魂》荣获了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这首歌由黄绮琳填词,香港新生代女歌手谢雅儿作曲并演唱。黄绮琳领奖时激动表示,看过电影的朋友都会知道,这个奖对她有多重要。
郑秀文看过电影后很喜欢,她希望黄绮琳不要放弃填词的梦想,于是邀请她给自己的歌填词,就有了后来的《盲盒》。郑秀文是黄绮琳少女时期就喜欢的歌手,所以你能想到这对她是多大一个惊喜。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有什么在等待自己,于是她把这种心情写到了歌词里。
惊喜盲盒还不止这一个。就在上个月,郑秀文开自己的又一轮个人演唱会,把这首《盲盒》唱到了演唱会上。除此以外,郑秀文还邀请谢雅儿当自己演唱会嘉宾,在红馆唱响了《填词魂》。
这里又埋了个电影梗,《填词L》里有场戏是,女主角一事无成只能和闺蜜去红馆外面卖演唱会周边,她对闺蜜说,“将来我的歌词会在红馆被唱出来”。
这句话,在电影上映不到半年后,成为了现实。
《填词魂》歌词中有句是,“得不得到掌声还是尽兴,曾真心喜爱不遗余力”,谢雅儿在红馆唱到这句的时候,全场爆发热烈掌声。
歌里还有另几句是,“谁保证热血可兑换动人结尾/白费几多感情/白费几多志气/就怪当初你我太入戏”。可这些后续证明,黄绮琳的热血并没有白费。她现在已经是一个有作品、有奖项、有大明星加持的正牌填词人了。
电影最后让我大哭了一场,这些场外后续却又让我高兴了好几天,为黄绮琳高兴,为所有热爱创作的人高兴。创作是不会辜负你们的,所有投入过的创作能量都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反哺你、滋养你、成就你。
我还为粤语歌高兴。《填词L》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粤语歌在整体上能达到那样的高度,除了那些金牌填词人以外,还有无数默默付出的香港填词爱好者、研究者、传播者,是他们构成了这种文化的根基土壤。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之上,粤语歌是不会消亡的。即便现在可能不会再出现《沧海一声笑》《千千阙歌》《一生何求》《海阔天空》《红日》这种全民传唱的粤语歌,但在这个分众化的时代,还是有很多才华傍身的创作者,在积极传承着粤语文化。粤语歌词的质量深度,依然领先于其他地区。
不只是粤语歌,还有香港电影。虽然现在港片在商业上一落千丈,但这几年我却看到不少展现香港平民生活百态的好电影,体量虽小,但胜在真诚、质朴、扎实。正是因为不能指望用电影挣大钱了,于是还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多是真正热爱拍电影的人,他们是真的有想表达的东西,戒除了浮躁之气,专注于创作本身。今年陆续上映的《年少日记》《白日之下》《填词L》,都是这股新浪潮结出的果实。
港片不会死,粤语歌不会死,香港文化不会死。它们只是换了形式,继续陪伴着我,并将一直陪伴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