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自1942年以来创立并为日本电影做出重大贡献的制片公司的大映宣告破产,从1947年便开始在大映的制片体制下工作并在60年代产出巨量作品的增村保造同自己合作多年的编剧白坂依志夫、制片人藤井浩明联合创立了独立制片公司【行动社】,自此增村保造创作生涯晚期短暂的独立制片时期正式开始。
尽管在成立和组织的模式上有很大相似性,但与大岛渚的【创造社】不同,增村保造的【行动社】最终仅制作了三部电影,1972年改编自三岛由纪夫原作的《音乐》、1976年的《大地的摇篮曲》,以及1978年的《曾根崎心中》。如果排除1980年赴意大利拍摄的失败之作《伊甸园》和1982年由松竹主投、改编自横沟正史赏大奖作品的社会派推理类型片《祝女儿7岁生日快乐》,《曾根崎心中》或许可以算作增村保造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部纯粹完成个人表达的作者电影。
电影的原作是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于1703年写成的同名净琉璃,沟口健二1953年的名作《近松物语》、与增村保造同代的导演筱田正浩1969年的《心中天网岛》也改编或部分改编自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放在这三部作品对照的角度来看,《曾根崎心中》看似是导演创作晚期对传统的回归,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和筱田正浩在影视化时对“戏剧”概念的强调如出一辙,相比原作增村保造并未对文本做出过多更符合“现代意识”的改动,而是依赖极度风格化的视听和场面调度,以夸张到近乎狂暴的姿态拍出了一种积蓄在“情死”中并逐渐爆发的势能。
色彩——死亡蔓生时的衰败
整部电影的叙事脉络沿着阿初和德兵卫向殉情的目标迈进而逐渐展开,随着死亡的渐进,阿初经历了一个由鲜艳到黑白的“褪色”过程
这里有一个点值得注意,随着阿初的“褪色”,周遭的施害者反而愈发鲜艳。
回到阿初,看她最后两段戏的“颜色”
增村保造在他的多数彩色电影中有意识地安排色彩辅助叙事,如《青空娘》、《刺青》、《音乐》等,这种对于视觉元素利用的极致是《盲兽》——整部电影都由视觉展开。而《曾根崎心中》在这一方面最大的特点是高效,如何利用有限的成本尽可能多地制造更多夸张的视觉冲击,以完成“走向死亡”这一再简单不过的主题。
目光——爱情与死亡的牵引她几乎没在看任何事物。那么她在看向哪里呢?可以说,她在看着“死”。 ——《映画术》盐田明彦
电影的起始便是一次死亡。妓院外殉情而死的情侣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而后阿初出场,得知屋外有人殉情后她突然怒目。
这场“怒目”之后,阿初上楼与房间内的德兵卫相见,两人打开窗户看楼下发生的死亡,随后阿初借“他们”的命运映射自身。
那个女孩自杀了——可谁能责怪她?如果一个武士自知耻辱,他会选择切腹。女人也知道耻辱,她的愿望就是与她所爱之人在一起。如果她不能与他一起生活,那么她将与他一起死去。为爱而死,她应当受到尊敬。
此后发生在两人身上的一切,正是对这段交谈的复现。
同样,正如阿初在整部电影中始终看向银幕之外的方向,正好是这场戏中两人打开窗户瞥见死亡时阿初的视线所朝向之处:
以此作为节点,阿初在整部电影中的目光完全被爱情和死亡牵引——当与德兵卫以外的人对话时,她的眼睛始终看向银幕之外。
在结尾两人殉情成功的这场戏里,德兵卫先刺死阿初再自刎,当他下决心朝阿初的脖颈刺去时,他正好处在这个“死亡”的方位。阿初瞪视他,眼神和看向死亡时完全一样。这时,“爱人”与“死亡”第一次完成了重叠。
空间——死亡的持续挤压
电影几乎全程选取了中近景进行拍摄,且室内场景占多数,即使少数室外场景也有很强的棚拍质感。一方面这是囿于低成本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辅助了情死故事的叙事效果——周遭的一切都在挤压这对恋人使他们朝死亡的方向迈进。
增村保造很擅长拍摄此类室内戏,《万字》《刺青》《音乐》等电影都非常侧重在狭小空间的前提下展开高度精简的叙事和人物关系,制造层叠的“迷宫”效果。
而落在《曾根崎心中》上,摄影的核心概念就是“挤压”,多数时候男女主角所占画面的比例都小于一半,前景中被门框、树干、人影等遮挡,与二人处境形成非常标准的对照。
即使在结尾完成殉情的段落里,遮挡和挤压也持续存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开头和中间部分的两端插叙里,这种“挤压”的感知反而是最不明显的,因为增村保造在这两个镜头里并未让男女主人公试图与周遭的“挤压”互动,做出任何破除压力的行为,而仅仅是让他们在既定的限制空间中朝前走。这两段是将两人逃出妓院赴死前赶路的过程穿插进了顺叙的故事线,在前卫的摇滚乐伴奏下,两人朝向镜头所在的方向坚毅地行走。
在这两个短暂的“长镜头”中,两人的身影从画面的某个角落开始逐渐变近,在视觉上也渐趋变大,一切其他的路都被堵死、无法挣脱,但仿佛只有这条通往死亡的道路是唯一能够持久、平坦地走下去的路径。整部电影从这两处进发,使这对恋人毫无犹豫地迈向死亡。
音乐——默念死亡的咒语
男主演宇崎龙童也担任本片的配乐,并以乐队Down Town Boogie Woogie Band主唱的身份演唱了片尾曲,严格来说,《曾根崎心中》正是他从音乐界转型演艺的第一部电影。因而这部电影的配乐也显得异常出挑。
当阿初第一次念出“死”这个词汇时,零星的音符响起,她重复念越多次,音符就连成片,愈发激烈,直到两人走上“死亡之路”时,音乐被完全展开,以某种呼唤的态势迎接他们抵达死亡。
朝向死亡
电影结束前这场情死被拍得格外漫长,迟缓的动作和似乎无休止的正反打,每一句嘶吼出的台词。到了最后已经死去的两人被夹在树干和荆棘之间,十指相扣,身体抵在一起,形成一个奇异的图像。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几乎是完全“无意义”的,只是完成了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暗示的死亡动作,没有对外做出任何延申。但另外一方面, 只有在此刻,色彩和温度完全退却、 身体终于追上了视线的速度、周遭的一切持续挤压而形成的那条夹缝被彻底贯通、默念了近两小时的死亡咒语得到验证。增村保造用了一整部电影的时间,原样呈现一个如此过时的故事,仿佛只是为了完成这条一开始就注定的回路,但其中倾泻而出的能量却令人如此震颤,一切走投无路时爆发的怒吼,喷出的鲜血,以及对死亡的迷狂。
作者:热情华夫饼
参考资料:《映画术》盐田明彦
2024.7.22